龙净环保要向紫金矿业定向增发20亿元股票——这则消息在资本市场悄然落地,却暗藏深意。
10月24日,龙净环保发布公告,宣布与控股股东紫金矿业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合同》。紫金矿业将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公司本次定增发行的股份,认购金额锁定为20亿元,价格定为11.91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此次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1.68亿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30%以内。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而其所认购的股份将锁定36个月,显示出长期支持的决心。
这笔交易的关键背景在于:紫金矿业自控股龙净环保以来,正不断强化其在“环保+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落子。公告明确指出,此次定增是“对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和信心”,资金将用于公司未来战略布局,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龙净环保也同步披露,不存在向认购方提供财务资助或补偿的情形,确保交易合规透明。
从第三方视角看,这是一次典型的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动作。紫金矿业作为全球领先的金属矿企,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65位,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超254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78.6亿元,财务实力雄厚。它有能力也有意愿通过资本注入,推动旗下环保平台的发展。而龙净环保身处京津冀环保产业高地,受益于政策补贴与产能释放,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减排改造中具备落地能力。两者协同,逻辑清晰。
但站在我的角度看来,这件事的意义不止于“输血”。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看点在于紫金矿业是否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把龙净环保打造成其绿色转型的核心载体。要知道,矿业本身是碳排放大户,而紫金近年来频频强调“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与其被动应对环保压力,不如主动掌控治理能力。通过控股并持续注资龙净环保,等于把环保从成本项变成了可整合、可输出的能力模块。未来不仅服务自身矿区生态修复,还能向外复制智慧水务、碳资产管理等解决方案,这完全契合当前“新质生产力”中“绿色化+智能化”的主旋律。
更何况,当前政策环境正加速向环保智能制造倾斜。“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科技自立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环保不再只是末端治理,而是贯穿生产全过程的智能控制体系。龙净若能借助紫金的资金与场景资源,加快AIoT、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落地,完全有机会从传统设备商蜕变为综合服务商。
当然,挑战也不小。比如上游高端传感器、工业AI芯片仍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自主化仍有差距。但至少目前来看,有“金主爸爸”撑腰,又有战略方向加持,这条路走得比多数同行更稳。
说到底,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定增,而是一场围绕“资源+环保+新能源”展开的产业卡位战。我愿意相信,背后藏着更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