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发布的退市新规,**连续两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且第三年未改善的退市规则,从2024年作为首个起算年度**。具体规则及过渡期安排如下:
---
### **一、规则核心内容**
1. **计算周期起点**
- 新规明确以**2024年度作为首个会计年度**,2023年及之前的非标审计意见**不计入连续计算周期**。
- 例如:若某公司**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则2024年视为“第一年”,2025年进入*ST警示,若2026年仍未改善则强制退市。
2. **过渡期安排**
- **2023年及之前的非标记录不影响新规**。例如:
- 若某公司2023年内控审计为非标,2024年仍为非标,则2024年视为“第一年”,2025年进入*ST,2026年未改善则退市。
- 新规发布前已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司,适用旧规则,不追溯新规。
---
### **二、典型案例说明**
- **ST海越(600387)**:2023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但2024年若再被非标,则2025年进入*ST,2026年未改善则退市。
- **哈工智能(*ST工智)**:类似情况,2024年若继续非标,2025年*ST,2026年退市风险。
---
### **三、市场数据与影响**
- **退市节奏**:根据新规,最早因内控问题退市的公司需在**2026年年报披露后触发**(即2024-2025连续两年非标,2026年未改善)。
- **2023年数据参考**:2023年内控审计非标意见数量创历史新高(57家),但这些记录不影响新规周期。
---
### **四、规则设计逻辑**
1. **强化监管导向**:通过递进式退市程序(第一年ST、第二年*ST、第三年退市),督促公司规范治理,提升内控有效性。
2. **稳定市场预期**:明确2024年为起点,避免因追溯旧记录引发市场波动,同时加快“壳公司”出清。
---
### **总结**
**连续两年内控审计非标意见的退市规则自2024年年报起正式生效**,2024年作为首个计算年度,2023年及之前的记录不纳入周期。上市公司若在2024-2025年连续两年被出具非标意见,2026年将面临强制退市风险。这一设计旨在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