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0 20:47:50 股吧网页版
每经热评︱海越能源等被罚1200万元 滥用“总额法”终将付出代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600387_0

  每经评论员赵李南

  近日,*ST海越(SH600387,股价1.92元,市值8.99亿元,以下简称海越能源)公告称,公司及相关方收到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计被罚超1200万元。其中,错误使用“总额法”计算营业收入,致使2022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是重要违法事实之一。

  海越能源申辩称这是“会计准则适用理解偏差”,不存在主观故意。然而,监管部门并未采纳该说法,明确指出责任人未能保持应有关注,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这一表态传递出强烈信号:误用“总额法”并非可接受的会计自由裁量,而是不可触碰的合规红线。

  海越能源此次被罚,值得众多上市公司引以为戒。“错误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并非个别公司的偶发失误,而是财务披露中较为普遍且极具误导性的惯用手段。部分企业借此夸大营收规模、营造增长假象,扰乱了市场的估值基础。

  总额法与净额法的判断,远不止技术性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在向客户转让商品前是否拥有对该商品的控制权”是核心判断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上市公司在通道类、代理类业务中违规使用总额法,以扩大营业收入规模、美化财务报表。这种“业绩幻觉”一旦形成,不仅会误导投资者的判断,还容易成为财务舞弊的温床。

  为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其一,全面审视自身收入确认政策,开展专项自查。所有涉及贸易类业务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处于供应链、平台服务、通道销售等行业的企业,应组织财务团队,对涉及代理、转售、分成等业务的收入确认口径进行深入自查,识别是否存在不当使用总额法的情况,并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可能的调整方案,避免被监管立案调查后追悔莫及。

  其二,建立财务合规责任制,明确高管问责机制。上市公司相关岗位人员需明确,身处其位,必担其责。同时,建议上市公司强化对“签字责任”的培训,明确董事长、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等在财务处理中的职责分工和签署义务,确保制度有效落实到个人。

  其三,重视外部审计意见,规避“内部视角盲区”。对于涉及重大判断的收入确认事项,公司应建立外部会计咨询和独立董事财务复核的双重把关机制。在年报、定增等关键环节,要充分重视外部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意见,提升信息披露决策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同时,通过公告如实对外披露,以此降低自身合规风险。

  海越能源的教训不应局限于该公司自身整改,更应成为整个市场对“总额法误用”问题的一次深刻警醒。监管层态度明确,市场信号清晰,相关企业若不及时自查自纠,恐将重蹈覆辙,付出惨痛代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