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股份突然两连板,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一时间市场热议不断。而引爆这波行情的导火索,正是其间接持股宇树科技的消息被广泛传播。11月18日晚间,首开股份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明确回应:公司控股子公司盈信公司通过参股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3%股权,比例极低,且为纯财务性投资,不参与基金决策,更不对宇树科技构成任何控制或重大影响。
这则消息虽然澄清了事实,但并未完全浇灭市场的热情。原来,盈信公司作为首开股份持股62.74%的控股子公司,曾于2025年7月对“金石成长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认缴出资3亿元,实缴1.8亿元。该基金截至8月25日总认缴规模超46亿元,盈信占股约6.51%。而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基金持有宇树科技4.7683%的股份,由此推算,首开股份间接持有的宇树科技股份仅为0.3%左右。这个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当前AI与具身智能概念炙手可热的背景下,哪怕一丝关联,也足以点燃短期资金的炒作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首开股份自身基本面并不乐观。公司在2025年三季报中披露,前三季度营收约231.86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亏损超31亿元。房地产主业仍在承压,经营未现明显拐点。此次股价异动,并非源于自身业务改善,而是完全由外部概念驱动。与此同时,公司也强调,控股股东、实控人及董监高均无近期买卖股票行为,亦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引入战投等事项,属于典型的“无基本面支撑型”波动。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表达一点看法:这种基于极小比例、间接、被动投资所引发的炒作,本质上是市场情绪的放大器,而非价值发现的体现。宇树科技确实是国内四足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技术实力和产业前景受到关注,但它与首开股份之间的联系,已经隔了至少三层主体——从上市公司到子公司,再到基金,最后才到标的公司。这样的穿透链条,几乎无法传导任何实质性的协同效应或业绩贡献。
更重要的是,公司已明确定性这笔投资为财务性投资,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运营参与权。换句话说,即便宇树科技明天上市暴涨十倍,首开股份能分到的收益也极其有限,更别提将其转化为报表上的主营业务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二级市场却出现连续大涨,显然存在明显的预期透支。
我对这类“沾光即涨”的现象始终持谨慎态度。短期投机或许能带来脉冲式行情,但长期来看,股价终将回归企业真实价值。尤其对于首开股份这样仍处于亏损状态的传统房企而言,投资者更应关注其去库存、降负债、现金流修复的实际进展,而不是追逐一场与主业无关的“科技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