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刚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60.23亿元,同比增长20.85%。这个数字一出,立刻在投资者圈子里激起不小波澜。而就在10月29日公司发布三季报后,这场由管理层亲自坐镇的业绩说明会,成了市场解读其未来走向的关键窗口。
在说明会上,副董事长、总经理周少兵坦承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铜精矿加工费持续走低,现货TC价格已跌至近年新低。作为国内铜冶炼产能最大的企业,江西铜业首当其冲面临原料成本压力。但公司并未被动应对,而是明确表示将拓展全球采购渠道,并把“获取资源”列为首要战略。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自有矿产方面已有一定基础——2024年自产铜精矿含铜20.20万吨,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近半产量(9.93万吨)。这说明其向上游延伸的战略正在落地。
更值得玩味的是,近期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直接将江西铜业股份列入“增持”名单。理由很清晰:中国政府正在整顿铜冶炼行业过剩产能,约200万吨违规产能被叫停。这种供给侧收紧的政策环境,反而利好像江西铜业这样的头部合规企业。它们不仅具备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还能在行业洗牌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大摩甚至预测其股价在未来15日内有70%-80%的上涨概率,这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而从产业布局来看,江西铜业的动作也不只是守成。它通过旗下的江铜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了海安集团的战略配售。这家主营巨型工程轮胎的新上市公司,虽看似与铜业无关,实则暗合逻辑——重型机械、矿山设备正是铜消费的重要下游。这种“资本+订单”的绑定模式,让我看到一个更立体的江西铜业:它不再只是一个传统的冶炼巨头,而是在构建一条更有韧性的产业链生态。
说实话,过去我们总习惯把有色企业看作周期赌徒,靠 commodity price 起舞。但江西铜业最近的表现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龙头已经在用战略定力对抗周期波动。掌控资源、响应政策、联动下游,每一步都踩得扎实。我不敢说铜价明天就会大涨,但我相信,在这一轮行业调整中,江西铜业大概率会比别人站得更稳、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