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仁堂又出大事了——其分公司刚刚拿下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药品注册证书。别小看这张证书,这可不是普通的批文,而是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上市的“通行证”。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立刻有了反应:达仁堂股价微涨0.07%,最新价报45.80元,全天成交额达1.72亿元,市场关注度明显升温。
根据公告内容,这张证书由达仁堂旗下的新新制药厂获得,产品为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属于化学药品4类,获批即视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意味着该产品在质量和疗效上已与原研药对标,具备直接参与集采和医院终端竞争的资格。这款药主要用于骨关节炎、肌肉痛以及外伤后的肿胀疼痛,正是当前中老年人群高频使用的镇痛类产品。而它的原研方是韩国LEAD CHEMICAL公司,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洛松”背后的厂商。在中国市场,这个品种早已是经皮给药领域的头部选手——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销售额超17亿元,今年上半年就冲到了9.8亿元以上,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达仁堂首个以现代制剂技术开发并获批的凝胶贴膏剂型,也被公司定义为“经皮给药领域战略布局的关键里程碑”。从研发角度看,该项目累计投入接近3788万元,最终实现从传统中药贴膏向现代化、标准化贴剂的技术跃迁。达仁堂在公告中明确提到,将以这一品种为抓手,打造覆盖“研发-生产-质控”全链条的现代贴剂平台,并逐步构建“化药-中药-健康贴”的产品矩阵。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是有点意外的。过去大家对达仁堂的印象多停留在“老字号”“安宫牛黄丸”这些标签上,总觉得它是一家偏守成型的传统中药企业。但这次的动作说明,它正在悄悄转型——不是简单地卖老本,而是在用现代医药的标准重构自己的产品体系。尤其是在贴膏剂这种看似传统、实则技术门槛不低的细分赛道发力,显示出清晰的战略意图。
当然,也要冷静看待短期影响。公司也提示了风险:这个产品不会对公司近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毕竟从拿证到量产、进院、放量还需要时间,中间还面临政策、市场竞争等多重变量。目前生产企业写的是北京百奥药业,说明初期可能采用合作生产模式,自有产能是否跟得上还有待观察。
但我认为,这件事真正的价值不在当下赚多少钱,而在释放了一个信号:达仁堂开始认真做“现代中药”的升级题了。如果后续能持续推出这类有市场基础、有技术含量的产品,那它的估值逻辑或许真有机会从“老树”变成“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