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达环保270亿元水电资产并购案正式落地,这家原本专注于环保工程的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和长洲水电64.93%股权,一举跨入环保+水电双主业运营轨道。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从7.80亿股激增至43.80亿股,新增股份占比超过八成,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新任控股股东。
从交易结构看,6.55元/股的发行价与当前13.17元的市价形成明显倒挂,这种设计在保障国资股东利益的同时,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安全边际。交易对方取得的股份设定了36个月锁定期,并附加"股价低于发行价延长锁定"条款,这种多层次限售安排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未来几年的整合效果深度绑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注入的两家水电资产都是区域龙头。五凌电力控股发电装机容量约763.65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522.97万千瓦;长洲水电装机容量约63万千瓦。虽然与长江电力4548万千瓦、华能水电275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相比仍有差距,但考虑到国家电投集团承诺未来三年内择机注入更多水电资产,这次交易可能只是打开了资产整合的序幕。
资产质量方面,两家标的呈现明显分化。五凌电力主要开发湖南沅江流域梯级电站,盈利受来水量波动影响较大,2023年就因来水偏枯出现亏损,2024年上半年丰水期则实现净利润6.48亿元。长洲水电所在的西江干流来水相对稳定,近年来盈利更为平顺,2023年净利润2.96亿元。这种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平滑了整体盈利波动,但远达环保未来的盈利能力仍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五凌电力的年度表现。
财务杠杆的显著抬升是此次重组不容忽视的副作用。重组前公司资产负债率约42%,重组后备考数据测算这一指标将提高至71.62%,进入典型的高杠杆水电平台区间。五凌电力财务报表显示,公司总资产约559.92亿元,但受在建项目多、债务规模大等因素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并不算高,这意味着注入资产的负债端重量与利润端贡献未必完全匹配。
估值层面,市场情绪已经明显走在业绩前面。远达环保股价较重组方案首次披露前累计上涨逾一倍,按滚动口径计算市盈率一度高达三千倍以上,远超水电板块九十多倍的平均水平。而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5.16%,归母净利润仅0.56亿元,同比下滑超过三成,尚未体现出重组带来的盈利修复。
业绩承诺方面,若交割日在2025年内,五凌电力和长洲水电2025年至2027年承诺净利润合计不低于6.27亿元、6.71亿元和6.96亿元。以当前577亿市值测算,对应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92倍、86倍、83倍。这个估值水平意味着资本市场已经price in了相当乐观的预期。
从长远看,这次重组让远达环保从区域性环保工程公司一步跨入拥有近千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的平台。但真正决定其估值上限的,不是简单扩大装机规模,而是能否在资产不断注入的过程中,把水资源禀赋、电网消纳和电价机制这三件事同时打通。如果只是简单把电站往上市公司里堆,短期看报表会好看,但债务、折旧等风险也会同步放大。
随着公司拟更名为"国家电投集团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其战略转型意图已非常明确。后续资产注入节奏、流域梯级开发效率、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能力,将成为观察这家新兴水电平台能否兑现预期的关键指标。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