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后这消息一出,恒瑞医药的股吧估计又要热闹了。公司公告,硫酸艾玛昔替尼片的上市许可申请被国家药监局受理了,适应症是针对那些对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好、又存在客观炎症证据的活动性放射学阴性中轴型嵴柱关节炎成人患者。这可不是个小众病种,临床上这类患者其实不少,尤其年轻人里头,长期腰背痛查不出原因,最后发现是这类免疫性疾病。现在国内还没有国产自研的JAK1抑制剂获批,全球也就乌帕替尼缓释片这么一个口服同类药在卖。恒瑞要是能抢下这个“首个国产”的位置,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我翻了下资料,艾玛昔替尼这药其实之前已经在国内获批了四个适应症,包括强直性嵴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这些,算是有了一定的临床基础和市场认知。这次新提交的申请,其实是把它的应用范围再往前推一步,覆盖到更早期、影像学还没出现结构性损伤但已有明确炎症的一类患者。这个细分领域目前治疗选择有限,如果数据扎实,真能填补空白,医生和患者都会认。
再看恒瑞最近的动作,节奏感挺强。就在同一天,子公司成都盛迪的帕立骨化醇软胶囊也获批上市了,这是个用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药,属于慢性肾病管理链条上的重要品种。一边是创新药拓展新适应症,一边是新产品不断落地,说明公司的研发管线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在转化。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接近15%,创新药销售和许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这不是靠单一产品撑着,而是整个产品矩阵开始发力的信号。
股价今天涨了近2%,成交额超20亿,不算低了。市盈率还在50倍以上,市场给的估值显然不便宜。但你得看它背后的东西——400多项临床试验在全球跑着,自研管线数量全球排第二,跟默克、默沙东这些国际大厂的合作动辄几十亿美元。这种体量和国际化能力,在国内药企里真没几个能比。现在不只是“国产替代”那么简单,而是中国创新药开始参与全球分工了。
说实话,政策环境这几年对药企压力不小,集采常态化,同质化竞争打成红海。但恒瑞这条路走得很清楚:拼研发深度,拼全球化布局,拼技术平台的厚度。PROTAC、ADC、双抗这些前沿方向都在投,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实打实在布局长线。今天这个受理通知,只是它庞大棋局中的一颗子。后续怎么走,还得看审批进度和临床数据披露,但至少现在,这家公司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出牌。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