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刚刚甩出一条重磅消息:子公司广东恒瑞收到国家药监局通知,SHR-1139注射液正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这不仅是今天公布的十余项临床批件之一,更是其中少有的“全球无同类上市”的自研生物药,意味着恒瑞又在一个全新靶点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恒瑞医药及旗下多家子公司——苏州盛迪亚、上海恒瑞、上海盛迪医药等,也同步获得了包括注射用SHR-9839(sc)、SHR-A2009、HRS-4642注射液在内的九款药物的临床试验批准。这意味着一天之内,公司共有10个创新药项目获得官方“通行证”,进入临床阶段。其中,SHR-1139注射液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达约1.0013亿元,虽尚未披露具体适应症,但界面新闻明确指出,此次获批是用于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研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显示出恒瑞正在从肿瘤主航道向更广谱疾病领域的拓展意图。
这批新药中不乏亮点。比如SHR-A2009是一款靶向HER3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全球尚无同类产品上市;HRS-4642则是针对KRAS G12D突变的脂质体抑制剂,同样是前沿难治靶点。而像阿得贝利单抗、瑞康曲妥珠单抗等已有产品已获批上市,说明公司在“老药新用”和适应症扩展上也在持续发力。整体来看,恒瑞当前的研发布局覆盖了双抗、ADC、小分子靶向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多个高壁垒方向,管线厚度和战略纵深令人印象深刻。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恒瑞还是那个恒瑞——哪怕短期股价承压,主力资金连续流出,它依然在闷头搞研发。今天这一波十连发,不是偶然的集中释放,而是过去几年转型阵痛后的成果兑现。我记得早在2025年上半年,他们就已经有6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现在又有一大批进入临床,真正实现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
更让我看重的是,SHR-1139这种全球无先例的设计,代表的是一种原始创新能力。过去我们常说恒瑞“me-too”居多,但现在看,它已经在多个领域尝试“first-in-class”。虽然这类项目风险更高,一旦成功,回报也将是指数级的。更何况,公司还在推进GLP-1双受体激动剂HRS9531用于减肥的II期临床,说明它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大市场。
当然,我也注意到股东户数在增加、部分机构出现减持,叠加当前股价处于震荡区间,说明市场情绪仍偏谨慎。但换个角度看,889万多股的回购正在进行,价格区间锁定在59.32~70元之间,恰恰说明管理层对内在价值有信心。短期波动或许难避,但拉长周期看,一个研发投入超十亿、每年稳定产出临床批件的恒瑞,值得多一点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