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一口气拿下9个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其中3款为全球或国内首创靶点,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创新药圈。作为中国创新药的“领头羊”,恒瑞这次不仅展现了强大的研发储备实力,更释放出其加速迈向世界级药企的关键信号。
密集获批背后的研发势能
此次获批的9个药物中,HRS-6209胶囊、HRS-2189片和HRS-4642注射液尤为值得关注——三者均属于尚无同类产品上市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候选药。以HRS-6209为例,这是一种新型选择性CDK4抑制剂,旨在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其机制设计可降低传统CDK4/6抑制剂常见的血液毒性,具备潜在安全性优势。而HRS-2189作为KAT6抑制剂,在表观遗传调控领域具有前沿意义,目前全球尚无同靶点药物获批。此外,HRS-4642是KRASG12D突变型肿瘤的脂质体靶向疗法,针对的是长期难治的“癌王”级靶点。这些项目的推进,标志着恒瑞在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布局已深入至国际前沿赛道。
从管线厚度到全球化野心
我们看到,恒瑞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仅HRS-6209项目累计投入已达8037万元,HRS-2189也达4900万元。结合近期公司公告中提及的瑞维鲁胺Ⅲ期临床获批、多个创新药海外授权进展,不难发现恒瑞正从“仿创结合”全面转向“全球创新”。正如其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所言,真正世界级药企的标准是在海外市场实现10亿—20亿美元年收入。当前,恒瑞已有超过20项创新药在全球开展50多项临床试验,并通过License-out模式与多家国际巨头合作,逐步构建全球化研发与商业化网络。
资本市场也在用脚投票。尽管近期两融余额略有波动,但过去20日ETF资金净流入超5.6亿元,显示机构对恒瑞长期创新能力的认可。特别是在科创板生态支持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BD交易已占全球近四成,恒瑞正是这一浪潮的核心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