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今年前三季成绩单出来了,收入231.88亿,涨了14.9%,净利润57.51亿,增速24.5%,中金这话说得挺准——符合预期。但你要真把这数字掰开揉碎了看,会发现有点东西。三季度单季收入74.3亿,同比增12.7%,势头没断,创新药还在扛大旗,可利润端被管理费用和一次性汇兑损失压了一下,交银国际也注意到了这点,直接把目标价往下调了一截,A股看到63块多,H股69块多,评级“中性”。有意思的是,市场今天不买账这个“中性”,股价反倒涨了两个点,摸到65块上方,成交额五十多个亿,量能明显起来了。
这背后其实不是单纯的业绩驱动,而是大家在看更远的东西。恒瑞的创新管线正在从“蓄力期”迈入“兑现期”。今年三季度,泽美妥司他片批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也批了,全球唯一治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药;还有那个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国内首个自研。另外手头还有8个新产品或新适应症在CDE排队,创新成果落地的速度明显加快。ESMO大会上一口气发了46项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肝癌研究还上了口头报告,同步登了《柳叶刀》,这分量不用多说。更关键的是,HRS9531这个GLP-1/GIP双靶激动剂,减重三期数据马上要在ADA大会亮相,业内预判可能是同类最佳水平。光这一项,就足够撑起不少想象空间。
国际化这条线,最近动静也不小。跟GSK合作开发至多12款药,覆盖呼吸、自免、肿瘤,HRS-9821大中华区以外权益出去了;HRS-1893用New-Co模式授权给Braveheart Bio,这种架构算是新模式探索;还有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给了Glenmark,自己留着中美欧日这些主战场。三种模式并行,说明恒瑞出海已经不是简单卖权益,而是在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定制路径。“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两条腿走路,张连山也说了,这是根据产品定策略。现在公司在40多个国家有产品上市,海外临床试验超20项,自研管线数量全球第二,这底子摆在这儿。
不过话说回来,估值这块确实不便宜。中金给的目标价73.4元,对应2025年54倍PE,当前股价算下来也有55倍左右。交银觉得仿制药敞口还大,估值算合理但没太多上修空间。华泰倒是给到95港元,态度更积极些。基金持仓这边,从医疗主题基金到混合型甚至量化产品,恒瑞出现在一堆十大重仓里,机构共识度依然很高。今天医保谈判现场又看到它的名字,说明创新药落地节奏和准入能力也在验证。总的来说,这家公司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转型期,现在是看全球临床推进效率和商业化兑现能力的时候了。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