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在ESMO大会强势刷屏,恒瑞医药46项研究亮相,康方生物、百济神州关键数据突破,资本用脚投票,恒生创新药ETF单日净申购超1.2亿份——这不仅是学术胜利,更是中国医药创新全球竞争力的一次集中爆发。
头部企业集体出海,研发实力获国际认可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中国创新药企表现抢眼,共贡献超440条摘要,32项入选“最新突破性摘要”,覆盖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多个领域。其中,恒瑞医药以46项研究成果领跑,包括4项LBA(突破性摘要),涉及卡瑞利珠单抗、阿得贝利单抗、达尔西利等14款创新药,在乳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领域的布局尤为深入。值得注意的是,恒瑞首次设立展台,标志着其从“参会”向“深度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战略升级。
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在RATIONALE-312研究中展现出总生存期(OS)显著且持久改善,安全性良好;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在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一线治疗中,对比标准疗法,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1.1个月 vs 6.9个月(HR=0.60),优势明显,为其全球III期研究HARMONi-3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此外,华赛伯曼的FAST-TIL细胞疗法在黑色素瘤I期试验中实现疾病控制率100%,中位PFS尚未达到,显示出新一代TIL疗法的巨大潜力。
市场信心快速响应,资金加速流入创新药板块
资本市场对这一系列积极信号反应迅速。ESMO期间,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盘中净申购超1.2亿份,近20日资金净流入达9.84亿元,基金规模创上市以来新高。该ETF跟踪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了CXO企业,被视作“纯度”更高的行业风向标。兴业证券指出,“创新+国际化”趋势不变,政策支持叠加商业化兑现,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有望持续增强。
从融资融券数据看,百济神州近期融资余额稳定在历史高位,显示专业资金持续看好;恒瑞医药虽ETF层面有资金流出,但两融余额仍处历史较高分位,市场分歧中不乏长期信心。整体来看,中国创新药企正从“跟随者”转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尤其在PD-1、双抗、ADC及细胞治疗等领域已具备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