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海之滨到南海之畔,一场跨越千里的产业协同“双向奔赴”,正在连云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上演。
在连云港开发区“中华药港”——这片被业内誉为医药创新热土的区域,深圳市贝美药业有限公司(下称“贝美药业”)的儿童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于今年7月正式启用投产。
“从考察到签约,只花了约两个月的时间。”10月16日下午,在深圳举行的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交流会上,贝美药业董事长吴光美在会上分享了她与连云港的“结缘”经历。她表示,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协同完备的医药产业生态与储备丰厚的医药人才基础,是她最终落子连云港的关键。
吴光美的故事,成为近年来连云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动不断深化的生动缩影。
本次经贸合作交流会上,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包括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75亿元;1个大宗贸易项目,年贸易额150亿元;1个总部经济项目,年营业额35亿元。这份“成绩单”,也标志着两地产业协同与资源对接迈入新阶段。
连云港市委常委、市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商振江表示,作为全市产业发展主阵地,开发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此次赴深圳举办交流会,既是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的具体行动,更是主动承接湾区创新资源、共享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他承诺,连云港开发区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越的环境,与各方携手共赢。
从“一见钟情”到“深度链接”
2023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拜访,让吴光美对连云港这座山海之城“一见钟情”,经过深度调研后,让她坚定了在此布局的决心。
连云港市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地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十”字结点上,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岸。连云港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内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培育了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大宗贸易、跨境电商、汽车进出口等“4+N”主导产业。
连云港开发区有着“中华药港”之称,汇聚了以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康缘药业等药企,形成了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医疗设备及医用材料三大产品群。当地为入驻企业提供从研发、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等全方位支持。
这也与贝美药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贝美药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全球合作全产业链能力于一体的生物制药公司,布局了涵盖9大人体系统40余款儿童药用产品,已获批上市产品8个。
让吴光美印象深刻的是,连云港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这种“懂行”,让服务更精准,沟通更高效。
目前,贝美药业在连云港开发区布局的儿童药生产基地已基本落成,项目总投资6.9亿元,一期投资1.33亿元,成功引进多位医药领域专业人才,并启动了首个自研产品的中试验证工作。
更多大湾区企业正将目光投向连云港。创维集团旗下的小维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小维健康”),专注于声处方技术研发与医疗级中文助听器产业化,公司也计划将生产基地落户连云港。
小维健康创始人兼CEO王海表示,选择布局连云港开发区,是小维健康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
“华东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听力健康需求旺盛,布局连云港能让我们更贴近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王海说,“未来我们计划形成‘深圳研发、连云港生产’的协同模式,充分释放两地的产业优势。”
吴光美也表示,接下来贝美药业将进一步加强在开发区的投资,加速全球创新药TWYNEO®项目建设,引进更多的产品品种在江苏贝美进行中试放大生产及注册申报。
连云港与大湾区的产业“双向奔赴”
贝美药业与小维健康的相继落子,是连云港与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科技创新高地。连云港与大湾区在产业协同、市场对接、资源共享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近年来,连云港多次赴深圳、广州举办粤港澳经贸合作交流会,引进了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契合连云港开发区“4+N”主导产业型项目,推动连云港产业发展。
连云港市商务局副局长孙瑾指出,近年来,连云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合作日益紧密,此次交流会为两地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对接平台,连云港市商务局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落地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力企业在连云港深耕发展、做大做强。
在大湾区企业“北上”布局的同时,连云港的龙头企业也“南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
恒瑞医药——这家从连云港起步的中国创新药龙头企业,2019年4月在广州市黄埔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计划总投入超10亿元,打造恒瑞医药南方总部及研发中心和广州知识城产业化基地两大核心项目,主要从事自主创新的生物药品研发和生产。这也是恒瑞医药在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布局。
2025年1月10日,广东恒瑞作为持有人的第一个一类创新生物药瑞卡西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截至目前,以广东恒瑞为持有人获批临床的创新药项目已达16个品种,获批上市的品种1个。5月23日,恒瑞医药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正式迈入“A+H”双平台时代。
广东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陈磊表示,“我们遵照‘两城一岛’的链条来布局,南方总部项目主要布局临床医学和销售人员板块,他们需要不停去对接医生、专家和市场,而生物岛聚集前端研发和临床等功能,交通十分便利,将企业总部放在那里完全没问题。”
恒瑞医疗的南下,也是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吸引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长期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存在重生产、轻研发的短板,在全球首创新药(FIC)领域与长三角地区存在差距。近年来,黄埔区吸引了长三角等地区的头部药企落户,在外部龙头企业带动下,黄埔区本土中小企业加速成长,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车”。
连云港与大湾区,相隔一千多公里,因产业协同、资源对接合作而越走越近。
从贝美药业的“一见钟情”,到小维健康的“战略落子”,再到恒瑞医药的“南下布局”……这一系列跨越山海的投资互动,加速推进了两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