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恒瑞医药(600276.SH,股价50.56元,市值3225.22亿元)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经营业绩。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无论是在营业收入还是归母净利润方面,较往年同期均创下历史新高。但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平平,截至4月25日午间收盘,恒瑞医药报50.56元/股,下跌1.11%。
恒瑞医药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将IDEAYA Biosciences海外独家许可的7500万美元首付款确定为收入,推动利润进一步增长。上述海外许可发生在2024年底,恒瑞医药将靶向DLL3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注射用SHR-4849项目的全球开发权(大中华区除外)有偿许可给IDEAYA Biosciences。后者向恒瑞医药支付7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根据药物的开发和获批上市情况,支付累计不超过2亿美元的研发里程碑款。此外,基于实际年净销售额,IDEAYA Biosciences还将支付累计不超过7.7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并支付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一到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
研发方面,根据季报公布的数字计算,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5.33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在新药和新适应证获批方面,2025年至今,恒瑞医药共有6项创新成果获批。其中重点产品包括:新一代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以及恒瑞医药在心血管领域上市的首款1类新药PCSK9抑制剂瑞卡西单抗。临床方面,2025年一季度,恒瑞医药累计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8个(按品种适应证计)。
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曾出现重大人事调整。4月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选举公司原总裁戴洪斌为副董事长、冯佶为董事;聘任冯佶为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拥有多年跨国药企高层管理经验的新总裁冯佶加盟恒瑞医药,被外界视为公司加速创新转型升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