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4月24日晚,恒瑞医药发布今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继续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恒瑞医药将IDEAYA Biosciences海外独家许可的7500万美元首付款确定为收入,推动利润进一步增长。
根据一季报公布的数字计算,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5.33亿元。在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驱动下,恒瑞医药优质创新成果持续获批,在研管线快速推进,创新研发成果加速转化。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在新药和新适应症获批方面,自2025年至今,有6项创新成果获批。其中,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上市,该产品也是恒瑞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上市的首个1类创新药。另一款上市的1类创新药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硫酸艾玛昔替尼片,先后获批用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此外,1类创新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获批用于治疗术后中重度疼痛。1类创新药、中国自主研发的重组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夫那奇珠单抗获批用于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
在对外授权方面,恒瑞医药继续放“大招”,BD授权交易的收入款项已成为恒瑞医药业绩的增长引擎之一,为公司贡献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公司的研发和运营提供支撑。今年以来共实现两个BD授权交易:3月,恒瑞医药宣布将自主研发的Lp(a)抑制剂HRS-5346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首付款2亿美元,交易金额累计可达19.7亿美元。4月,恒瑞医药将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拮抗剂SHR728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授予德国默克集团。这是继双方就PARP1抑制剂HRS-1167达成合作后,在创新药领域的再度携手。
在报告期内,拥有多年跨国药企高层管理经验的新总裁冯佶加盟恒瑞医药,被外界视为恒瑞医药加速创新转型升级的象征,将有助于恒瑞医药的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落地,推动创新药全球市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