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3-14 14:55:30 股吧网页版
一年金额近600亿美元 国产创新药出海狂飙 投资人热议:要减少无意义的内卷
来源:时代财经

  继2024年大爆发之后,2025年,中国创新药出海热度依然不减。

  过去一年,据行业媒体“药时代”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创新药出海总数达98笔,披露总金额达近600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更上一层楼。

  其中,包括恒瑞医药(600276.SH)、康诺亚生物、嘉和生物(06998.HK)、岸迈生物、亚盛医药(06855.HK;AAPG.US)等多家企业,覆盖当下最火的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尤其是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赛道等,多款产品出海金额超过10亿美元。据医药魔方统计,其中,恒瑞医药在2024年达成年内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对外授权许可)金额排名第一的交易,总金额累计高达60亿美元。

  也是在2024年,NewCo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出海策略也迅速兴起,仅用不到半年时间便一跃成为最火爆的交易模式。

  今年,NewCo模式仍然是各方热议的焦点,而企业也进一步加快BD(商务拓展)步伐。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信达生物(01801.HK)、先声药业(02096.HK)、映恩生物、先为达生物、康诺亚(02162.HK)、和铂医药(02142.HK)和宜联生物等多家企业与海外公司达成交易,涉及金额从数亿美元到数十亿美元不等,ADC(抗体药物偶联物)、GLP-1赛道仍是交易最频繁的两大赛道。

  在这场出海浪潮中,除了跨国药企(MNC)来华“扫货”,国内投资人也在寻找最优标的。那么对他们而言,最关注的是什么,2025年的创新药出海又该朝着什么方向走?

  江远投资合伙人李佳安在今年BIOCHINA2025(第十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创造增量:出海趋势下,医疗健康投资的下一步”圆桌论坛上表示,当下中国的创新药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市场,包括通过BD、NewCo等多种多样的模式完成出海的交易。

  多位受访的投资人和中国创新药企负责人均在现场及对时代财经表示,“卷”是过去几年乃至现在中国创新药发展的代名词,而如今这一番情况也俨然从“内卷”转向了“外卷”,对希望卖管线的MNC来讲,他们自有一套标准和判断准则,对中国药企而言,出海是必选项,是在国内市场变化后,谋求另一片市场的出路之一。

  深创投投资总监李婧佳表示,其在看项目、见企业时感受到国内创新药内卷以及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企业介绍项目时都会提到产品创新、技术优势,甚至创始人的履历,但具体了解下来,从靶点到技术路线很多都是扎堆在最热门的领域,做不到真正意义的创新,在出海过程中,要减少无意义的内卷,有真正的创新或者在同类管线中可以真正做到更优的安全性、有效性才有意义。

  夏尔巴投资管理合伙人邢丞则在上述圆桌论坛中表示,在出海方面,就今年而言,差异化创新仍然非常关键。出海目前分为三个阶段,即渠道出海、产品出海、品牌出海,但现在无论是创新药公司还是器械公司仍然都停留在第一阶段,有些发展比较快的公司可能进展到了第二阶段。因此要想形成比较强的品牌优势,拥有额外的附加值,差异化创新、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关键。

  中国创新药企在自己“出海”的经验中,已然摸索出一套方法论。

  在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汪仁杰看来,中国创新药企有自己的优势,其一是在化学方面,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化学类人才在全球学习,在行业沉淀;其二,中国在早期临床方面具有优势。“我们的市场在招募病人方面非常有效率,且成本也相对较低,对一些产品而言,在中国能给很快的产品临床数据。”汪仁杰进一步解释道。

  康诺亚首席财务官张延荣认为,对一家企业而言,都希望产品能够帮助患者受益,也为企业带来回报。在他看来,一款产品想要在海外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就要从立项阶段理清自身是如何定义“好产品”的,怎么能让这一款产品走到最后。

  好产品就意味着临床数据要亮眼。“在我看来,中国巨大的患者存量,高效低成本的早期临床推进及对已知靶点产品分子的快速工程优化能力已经获得海外买家认可。越来越多的海外玩家也希望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把蛋糕做大。我们期待未来更多原创的产品进入国际舞台,通过底层创新和差异化的临床数据获得更高的定价权。”纽福斯生物首席技术官肖溯在上述圆桌讨论中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