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10日晚间,大湖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变更名称为大湖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公司将调整经营范围增加护理机构服务(不含医疗服务)、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医学研究和实验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等业务。
公司表示,此次更名是践行“健康产品+健康医疗”的长远发展战略,致力于稳步实现向大健康产业升级转型的结果。目前,公司传统水产养殖产业的营收已大幅减少,医疗及水产品加工业务的收入规模顺应市场需求逐年递增,公司主要业务收入贡献发生结构性变化。
深耕健康产业
公开资料显示,大湖股份成立于1999年,次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首家以淡水鱼放养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2020年11月,大湖股份并购东方华康医疗集团,正式进入康复、护理行业,实现向健康产业转型。
并购前,东方华康2019年亏损1980万元,并购当年即扭亏为盈,并在2020年-2025年上半年给上市公司累计贡献利润约2.16亿元。目前,东方华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康复护理医疗等专业服务,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与标准均领先的大型社会办康养医疗机构,紧紧抓牢了人口老龄化与健康需求升级的时代机遇。
随后,大湖股份在杭州新设立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及杭州金诚护理院,将旗下康复护理医院的实际可开发床位数提升至近3500张,企业康复护理医疗服务产业向规模化、连锁化布局迈进一大步。
目前,以东方华康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平台,大湖股份构建了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护理等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医学体系和专业布局。此外,大湖股份将围绕医疗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探索延伸,推动医疗产业稳健、高效、高质量发展。
公告显示,大湖股份医疗板块的营收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其医疗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28.93%、36.87%以及42.99%,健康医疗已成大湖股份的支柱板块之一。
公司称,此次更名是为了更加契合公司“整合健康产品资源、稳步发展医疗产业、逐步向医疗产业上下游延伸”的发展战略,向股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真实、准确地传递公司的业务发展现状及持续向大健康产业布局的发展思路。
形成“双轮驱动”
大湖股份此次更名,更直观地体现了“健康产品+健康医疗”的战略导向和双轮驱动模式,在稳步发展康复护理医疗业务的同时,持续优化、整合“大湖”有机鳙鱼、阳澄湖大闸蟹、以冰冻小龙虾系列产品、冰冻鱼头/鱼片系列产品、泰式咖喱虾等为代表的优质水产加工品、“德山”老字号品牌德山酒等健康产品资源,丰富产品类别,提升产品质量,深耕市场渠道,驱动公司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稳步发展。
大湖股份的战略转型之路早在水产业务领域就有体现,大湖股份在原有的大水面放养业务的基础上,向冰鲜冻鲜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提升鲜活水产品的附加值,并以“品牌营销”为策略积极拓展渠道,与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天虹等大型商超达成紧密合作,并构建了社区团购、冰冻分销、酒店餐饮等多元化渠道基础,再通过产品研发、产品质量管控不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优势。
目前,大湖股份冰冻小龙虾系列产品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亿元,向水产品加工延伸转型的发展策略,顺应了消费升级和便捷化的市场需求。
公告称,大湖股份传统的大水面放养业务及延伸的水产品加工业务,经过数年的积累运营,“大湖”品牌已具有一定的市场信誉和商品价值转换力,“大湖”商标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因此大湖股份保留了原名称中“大湖”字样,简称“大湖股份”保持不变。
探索科技赋能
公告显示,在大湖股份调整后的经营范围中,包含了“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等内容。
据了解,大湖股份在布局的健康医疗领域,正围绕医疗产业的上下游积极探索,寻求在智能应用场景构建方面的战略合作,推动科技与康养服务深度融合;同时围绕产业进行延伸合作,包括康复护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外骨骼机器人、全自动床椅一体化机器人、AI诊疗、公建民营医院的托管、管理输出等,全面拓展大健康领域发展。公司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健康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品质,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大湖股份新成立的子公司上海筷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病历系统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其正是大湖股份探索医疗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大湖股份通过此次更名向资本市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准确、清晰地传递了公司已经由传统的水产养殖企业,蜕变为旨在向健康产业领域深入探索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此前,大湖股份董事长罗订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健康产品+健康医疗”,用优质的产品和医疗服务守护人民健康,逐步实现向大健康全产业链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