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控股前三季度净利润达28.45亿元,一举超越长期霸榜的春秋航空,成为民航业新“盈利王”!这一逆转背后,不仅是国际航线强势复苏的成果,更折行业格局正在悄然生变。
盈利跃升:市场回暖与汇兑收益双轮驱动
根据最新财报,海航控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34.38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28.45亿元,同比大增30.93%。相比之下,曾连续两年位居上市航司利润榜首的春秋航空,同期净利润为23.36亿元,同比下降10.32%,被海航反超。
公司公告指出,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民航市场持续向好,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运力调配和航线网络;二是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本期汇兑收益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微降0.75%,但前三季度整体盈利能力已实现跨越式提升。
国际航线爆发式恢复成关键引擎
从运营数据看,海航控股的国际业务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其国际航线可用座公里同比增长45.37%,收入客公里增幅达47.79%,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46.83%,超过300万人次,创五年来新高。目前,海南航空已恢复、新开及计划运营70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覆盖39个境外城市。
这表明海航在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正加速兑现。尤其是在暑运和国庆假期期间,国际航班执行量和旅客量均实现大幅增长,显示出公司在出境游需求释放中的强大承接能力。相较之下,春秋航空虽在冬春航季加大航班投放,但受东南亚市场景气度下滑等因素拖累,收益水平回落,制约了盈利空间。
自贸港封关在即,区位红利即将释放
一个不容忽视的长期利好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作为扎根海南的本土航企,海航控股有望深度受益于政策红利。中泰证券研报指出,进出海南岛的国内航班已可加注保税航油,有效降低航油成本;未来飞机采购、维修等环节也有望享受税收优惠,进一步压缩运营开支。
此外,跨境物流便利化也将为海航拓展货运业务提供新机遇。公司正积极构建“国内快线+国际中转”的复合型航线网络,意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贸港航空枢纽品牌。若后续政策落地顺畅,海航的成本优势和区位价值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