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30日晚间,海航控股(600221)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4.38亿元,归母净利润28.45亿元,同比增长30.93%,盈利能力实现显著提升,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盈利周期。
此次业绩突破是近四年战略深耕的成果。自2021年12月加入辽宁方大集团以来,海航控股引入先进管理经验,推行精细化管控模式,开展全方位自我革新,重塑管理体系与运营流程。在精细化管理赋能下,公司成本控制成效显著,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截至三季度末净资产突破53.82亿元,经营基本面持续向好。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7.08亿元,现金流状况稳健,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航线业务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公司聚焦关键市场,加速推进国际航线网络全球化、网络化和枢纽化布局,把握政策机遇持续拓展国际航线资源。截至10月,旗下海南航空已开通或恢复16条国际航线,全年执行7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运营数据层面,前三季度公司国际市场收入客公里同比增长47.79%,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46.83%,超过300万人次再创新高;国际航线可用座公里同比增长45.37%,运力投放与收益水平同步提升。目前公司计划年底前将国际航班数量提升至2019年的130%,进一步强化全球市场竞争力。此外,国际货邮业务表现亮眼,9月国际货邮载运率同比大幅提升,货邮运收入吨公里、货运及邮运量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成为隐形增长极。
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面对2025年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的历史机遇,海航控股正构建“国内快线+国际中转”复合型航线网络,全力打造自贸港航空商旅品牌。目前公司在海口、三亚机场的航班时刻份额居行业首位,有望充分承接封关后激增的商务和旅游需求。封关后,公司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与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飞机采购及零部件维护成本将因税目覆盖率提升显著降低,“保税航油免税”政策更将直接优化燃油成本结构。同时,第五航权和第七航权的逐步放开,将助力公司强化国际中转枢纽功能,进一步凸显自贸港航空枢纽价值。
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撑,海航控股通过管理革新与政策赋能的双重驱动,实现了从调整修复到质量型增长的跨越。未来,随着自贸港政策红利的全面释放、国际航线布局的持续完善以及精细化管理的深度推进,公司将持续重塑核心竞争力,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实现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