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09:37:12 股吧网页版
派斯林:技术创新构筑长期竞争优势 推动订单高效执行与快速交付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K图 600215_0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宋维东)派斯林相关负责人10月29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公司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但短期挑战不改长期向好趋势。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订单端表现亮眼,其中北美市场新签订单同比增逾70%;同时,公司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韧性,为未来业绩恢复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市场新形势,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敏锐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察客户需求,紧跟市场节奏,通过迭代核心技术、优化创新解决方案,全力推动订单高效执行与快速交付,持续以创新动能为业绩增长注入更强动力。

  派斯林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6亿元,同比出现一定幅度下滑。据了解,受北美汽车市场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派斯林在手延后项目恢复较慢,新订单执行不及预期,对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面对挑战,公司积极应对,订单拓展成效显著,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北美市场新签订单同比增长71.59%,持续保持高位增速。这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认可,也为未来业绩恢复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目前,派斯林着力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产业,提供工业自动化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自动化生产线、装配式建筑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工厂解决方案和服务等。同时,基于在汽车制造自动化领域80多年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派斯林不断将相关产品扩展到各工业制造行业,为客户交付定制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派斯林作为在北美汽车细分领域具备领先地位的智能化连接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技术积累深厚,项目经验丰富。这使得公司成为北美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可为客户提供大型、复杂工艺和技术要求的汽车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口碑好,拓展能力强。

  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着力从深化合作与市场拓展双线发力,主动破局。一方面,积极与核心客户保持深度沟通,挖掘客户新增需求,主动跟进客户投资计划及项目释放节奏,以优质服务与专业能力抢抓订单增量,推动订单规模稳步扩大;另一方面,突破单一市场依赖,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积极调整市场,重点布局智能仓储、航空制造、装配建筑、大消费等自动化新兴领域市场,逐步降低对传统汽车市场的依赖,为长期发展打开更广阔空间。

  在技术创新领域,派斯林聚焦机器人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持续探索智能机器人、工业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不断开发新技术、布局新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派斯林还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飞机机翼装配六足仿生智能机器人发布。该机器人凭借高稳定性、高负载能力、高作业精度、高协同性四大核心技术优势,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航空制造等领域产业应用的新案例,目前已进入产业应用落地阶段。

  “公司将围绕自身行业资源与项目经验优势,持续巩固乘用车制造自动化产业优势,全力加速订单签订及项目生产交付,推动主营业务进一步增长。同时,围绕产业链上游,扩大汽车制造系统工程领域业务范围,提高设备自动化效率、标准化程度及解决方案交付效率,增强市场黏性。”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研发与业务优势,更好地巩固北美市场、拓展亚太市场、布局欧洲市场,逐步实现全球化业务布局,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全力将公司打造成全球化智能制造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