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以“人机共融 智造未来”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等国内权威院士专家、高校、企业齐聚一堂,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沿趋势、热点话题以及关键技术难点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共话行业发展、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大会上,上海派斯林公司总经理敬淑义受邀,作主题发言,围绕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机器人行业痛点等热点话题,结合派斯林在工业自动化产业的优势,给出了一整套智能机器人在飞机装配生产环节应用的解决方案,真正促进"人机共融",机器人在工业产线的落地。



作为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国际化企业,派斯林重点聚焦机器人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坚持自主创新,为客户提供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新能源、工程机械、智能仓储、装配式建筑、数字工厂等领域。在工业自动化产线场景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核心技术。
随着中国通航产业的发展,飞机制造产线自动化市场空间巨大,派斯林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了适用于飞机制造装配的六足仿生机器人。该系列机器人可负重80kg,实现 6个自由度,有望在飞机总装产线开展应用。
产/品/亮/点
行业首创填补产业空白,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
解决机器人系统决策能力,实现多机协同
具有良好承载性和稳定性,适应复杂地面行走
关键技术
1、功能与性能兼具。采用UP-2UPS并联腿部构型,具有各项同性好、精度高、刚度大、承载高等特点;建立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根据工作空间、受力特性实现结构设计和硬件选型;
2、装配力觉感知。高性能六维力传感器,为高精度力感知、高频响力控奠定技术基础;
3、精确视觉导航定位。激光雷达全局导航(±3cm)、3D相机局部粗定位(±1cm)、2D相机局部精定位(±1mm);
4、工厂环境稳定性能兼顾。采用全身动力学平衡控制,实现六足机器人全地形全向稳定行走;
5、双机协同稳定行走作业装配。采用目标一致、主从顺应方式,实现多机协同搬运和装配。

展望未来,派斯林将持续深化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布局,公司紧抓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并推进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技术,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公司在汽车制造自动化、智能仓储自动化、飞机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优势,加速技术落地与商业化应用。公司将构建多维度技术矩阵,加强真实场景数据采集,攻坚AI大模型算法与视觉识别系统研发,以汽车制造、智能仓储、飞机装配场景为锚点,通过技术赋能、生态共建,加速智能机器人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产业化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工业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来源:派斯林的财富号 2025-04-25 17:51)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