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沃美替尼新适应症注册获受理,复星医药再添创新药进展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芦沃美替尼片的新增适应症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这一消息在11月21日晚间由公司正式公告。此次申报的适应症为治疗2岁及2岁以上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儿童患者,属于对已有药品的新人群拓展。该药商品名为复迈宁,通用名为芦沃美替尼片,是复星医药集团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小分子化学药物,属于MEK1/2选择性抑制剂,此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LCH和组织细胞肿瘤成人患者,以及特定类型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儿童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申请不仅获得受理,还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意味着审评周期有望缩短,若顺利推进,将加快该药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落地。尽管公告明确指出,此次受理不会对公司当前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作为国产自主创新药的重要布局,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这款药背后,是复星医药的“自研转型”决心
我一直在关注复星医药这几年的研发动向,说实话,从过去依赖外延并购到如今逐步强调自主研发,这条转型之路并不轻松。而芦沃美替尼正是其中少有的、真正意义上由集团内部孵化出来的创新药。它不仅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LCH的靶向药之一,在国际上也具备一定前沿性。这次拓展至儿童群体,说明公司在罕见病和高未满足临床需求领域正在持续深耕。
更让我看重的是,复星医药并没有止步于“批一个卖一个”,而是围绕同一分子不断探索新适应症,这种“一药多用”的开发策略,既能摊薄研发成本,又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尤其是在当前医保控费压力下,能拿出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自研产品,比单纯做仿制药或License-in项目更有说服力。
市场反应谨慎,但长期逻辑值得期待
不过从资金面看,市场对这个消息的反应相对冷静。数据显示,五日主力净流入达-3.22亿元,行业整体也处于资金流出状态,复星医药短期股价承压,甚至已跌破布林线下轨。财务层面,公司存在销售费用占比高、核心利润占比偏低等问题,这确实会影响投资者信心。
但我认为,像芦沃美替尼这类真正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其价值不应被短期波动掩盖。尤其是在中国医药行业整体向创新转型的大背景下,谁能掌握源头创新能力,谁才可能在未来胜出。复星医药目前正处于阵痛期,但也在悄悄积蓄力量。只要后续审批顺利并实现商业化放量,或许就是拐点到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