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会在上海开幕,参展厂商来自世界各地,覆盖医疗器械、汽车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等多个产业,来自全世界各行业的前沿产品同台展示,为进博会增添了更多科技色彩。
本届进博会有超4000家厂商参展,在众多行业中,尤以医疗设备和交通物流领域的技术变革最为鲜明。
在医疗设备领域,一批行业高精尖产品正在加速进入国内市场,复星医药(600196.SH)在本次大会上首次展示了全进口的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与此同时,公司也在加快进口手术机器人国产化步伐,展示了国产版本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内手术机器人初创公司惟德精准表示,目前机器人产品国产化率已达到80%,其中一款经皮肾结石手术机器人有望在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实现较大规模出货。
在交通物流领域,无人驾驶技术仍是竞争的焦点。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主打的无方向盘设计,正掀起新一轮技术战,国内厂商中广汽集团、小鹏汽车都在推进类似技术布局。在相对简单的工业场景中,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更为成熟,参展商西井科技已经布局自动驾驶运输车、牵引车、换电站等产品。
高精尖医疗设备走进来,国产手术机器人走出去

复星医药首次展出的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
作为国际化布局的医药企业,复星医药先后引进了多款国外高精尖医疗设备,本次大会上,公司首次展出了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该产品已于今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粒子治疗系统因旋转机架庞大,设备需要占用三层楼面积,这款新品只需要占用单层楼,叠加其他技术升级,由此带来成本方面节约是以亿元为单位。据了解,粒子治疗中心主要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素以高昂的造价著称,广州泰和肿瘤医院的粒子质子治疗中心总投资超过30亿元,
在粒子治疗室内系统不远处,复星医药展示了两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分别为进口和国产版本,两台设备在外观上并无显著差异。据悉,达芬奇属于美国直观医疗(Intuitive Surgical)旗下产品,复星医药以代理方式引进并开始进行国内生产。
作为腔镜类机器人代表产品,达芬奇机器人较国内同类产品技术优势明显,截至2025年9月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累计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370多家医院落户、累计装机总量超480台。

惟德精准正在展示经皮介入智能手术机器人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
在非腔镜类手术机器人领域,国内外厂商的技术差距并不明显。深圳厂商惟德精准展示了其首款经皮介入手术机器人,该款主要用于肺及腹部穿刺手术,产品已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国内市场投入使用,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国内外医疗条件差异,公司的产品增加了三维重建功能,可以基于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这是国外同类产品不具备的,应该说技术上更为领先。”
据悉,惟德精准的第二款手术机器人主攻经皮肾镜取石术,目前尚在审批,该产品是世界首款基于超声影像来进行操作的经皮介入机器人,适用于CT条件不成熟,仍主要依靠超声检测的医疗欠发达地区,公司预计在东南亚、中东这类肾结石高发地区能实现规模出货。
无人技术成为交运业焦点,头部厂商比拼全生态布局
除了医疗领域的前沿产品等展现出市场潜力外,本次大会上,交通物流领域厂商也在围绕无人技术进行产品迭代,头部厂商开始展现出生态优势。

观众在特斯拉展台现场参观Cybercab 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
作为本次大会的热门参展商,特斯拉集中展示包括Cybercab、人形机器人、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等产品,上海区域总经理孙嘉泽向财联社记者描绘了一幅未来生活图景—— “阳光被转化为电能,充满电的车自动行驶在路上,机器人帮你照看宠物、打扫卫生,这样你就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
财联社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有不少观众簇拥在Cybercab周围,他们或驻足与同伴讨论这辆车的外观与“无方向盘”,或向展台人员询问诸如价格区间、实际续航里程以及上市时间等具体细节。特斯拉方面强调这款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如何将技术和环保推到极致,具备“专门为AI而生”、“没有方向盘、没有脚踏板”、“电镀工艺、不需要涂装”、“一度电能跑10公里左右”、“可载人可拉货”等特点,而且还表示,未来特斯拉机器人清洁Cybercab也将成为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Cybercab有望在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其所处的Robotaxi行业正处于“去方向盘”的重要拐点。据悉,目前市面主流的Robotaxi都配备方向盘,但可提供“有安全员”和“无安全员”两种服务,伴随技术不断迭代,无方向盘的Robotaxi成为厂商竞相角逐的下一代产品,除特斯拉之外,亚马逊旗下的Zoox、广汽旗下的ROBOTAXI也都采用的无方向盘的设计,小鹏汽车近日宣布重启Robotaxi业务,也提出“系统具备取消方向盘的可能性”。

西井科技的自动驾驶牵引车Q-Tractor 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
公共交通情况复杂,一定程度拖累了无人驾驶技术渗透,在港口、工业园相对简单、封闭的环境,无人驾驶商业进度明显更快。智慧物流厂商西井科技旗下新能源无人驾驶运输车Q-Truck率先取消了驾驶室。
“我们在23年(和英国菲力斯杜港)签订了100辆的订单,在上个月的时候,对方又追加了一批订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参展,西井科技带来最新产品自动驾驶牵引车Q-Tractor,加上公司换电站等产品,在西井科技的规划中,一套全场景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初见雏形,可服务于海港、空港、工厂/园区等多元物流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