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刚刚扔下一枚“激励炸弹”——2025年A股股票期权首次授予落地,195名核心骨干被纳入计划,行权价锁定27.93元/股。这不仅是对管理层和中坚力量的“真金白银”绑定,更释放出公司在创新转型关键期稳团队、谋长远的强烈信号。
激励方案细节清晰,高层与骨干共同受益
根据公告,本次股权激励计划于2025年11月4日正式授予,涉及A股期权总数为4,535,100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1698%。激励对象从最初拟定的201人微调至195人,主要因部分人员已不在集团任职。名单涵盖从董事会成员到中层管理及核心技术骨干的广泛群体,其中董事长陈玉卿获授40.86万份,CEO刘毅获授32.69万份,多位联席总裁、高级副总裁也获得数万至二十余万不等的期权。
行权安排设置三个等待期:自授予日起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后分别可解锁33%、33%、34%,最长有效期不超过60个月。这意味着公司希望核心团队能着眼长期业绩,而非短期波动。
多重战略动作叠加,复星医药正处变革关键期
此次激励计划并非孤立事件。就在不久前,复星医药宣布拟分拆疫苗平台复星安特金赴港上市,此举意在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与此同时,公司在AI药物研发方面也已布局,其自研的PharmAID智能体平台已在内部上线,覆盖靶点发现、临床设计等多个环节。
市场层面,近期融资余额维持在23.5亿元左右高位,显示杠杆资金对公司仍保持关注。而在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中,复星医药旗下CAR-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参与了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反映出其高值创新药正寻求差异化支付路径。
理性看待激励效果,未来考验仍在执行与转化
股权激励的本质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当前行权价为27.93元/股,能否真正激发动力,取决于未来股价表现与业绩兑现能力。目前复星医药正处于传统业务优化与创新管线突破的交汇点,既要应对集采压力,也要推动ADC、细胞治疗、AI制药等新引擎落地。
我们观察到,公司研发投入持续高位(2024年达55.54亿元),但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仍是市场关注焦点。激励计划覆盖了大量中层与骨干,说明公司重视执行力层面的稳定性,这是支撑长期战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