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业绩“反差”继续。
10月28日,复星医药(600196)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98.79亿元,同比下降5.46%;净利润为8.21亿元,同比增长4.52%;扣非净利6.12亿元,同比增长5.20%。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93.93亿元,同比下滑4.91%;净利润为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扣非净利润15.73亿元,同比减少14.32%。

复星医药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及本报告期(7-9月)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但同期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及归母净利润、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加,主要系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以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20%,主要系对外许可的利润贡献以及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27亿元的综合影响。
而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于2024年第四季度由合营企业转为全资子公司的复星凯瑞尚处于投入期,对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亏损相应增加。
研发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39.98亿元,同比增加0.83亿元、增长2.12%;其中,研发费用为27.30亿元,同比增加0.82亿元、增长3.08%。
2025年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0.13亿元,同比增加2.27亿元、增长28.81%,主要投入于包括核药、细胞治疗在内的创新平台及HLX22(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注射用HLX43(靶向PD-L1抗体偶联药物)等高价值管线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
资料显示,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同日,复星医药还发布公告,拟分拆旗下疫苗平台赴港上市。

根据公告,为更好地促进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单位旗下具备一定细分行业平台能力的控股子公司企业管治水平持续提升和稳健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拟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成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系本集团疫苗业务平台企业,简称“复星安特金”)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据悉,复星安特金成立于2012年7月,注册地为四川省成都市,注册资本为8312.82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可心。目前,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复星安特金约70.08%的股权、其他17方股东合计持有其约29.92%的股权。
复星安特金及其控股子公司专注于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已搭建细菌性疫苗和病毒性疫苗的技术平台。
根据复星安特金的管理层报表(合并口径、未经审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复星安特金的总资产为34.59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87亿元、负债总额为11.72亿元;2024年,复星安特金实现营业收入9742万元、净利润-1.23亿元。
根据复星安特金的管理层报表(合并口径、未经审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复星安特金的总资产为39.7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35亿元、负债总额为17.37亿元;2025年1至6月,复星安特金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净利润-58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