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1 18:16:10 股吧网页版
华侨系核心人物刘鹏被刑拘:曾掌舵华侨商业板块,与物产系交集密切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张丽华


K图 600193_0

  *ST创兴(600193.SH)董事长刘鹏的突然“失联”,将沉寂一年的“浙江华侨系”百亿集资诈骗案再次拉回公众视野。

  2025年9月18日,*ST创兴公告,公司董事长刘鹏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拘留,并表示刘鹏接受调查事项与公司无关。

  此次办案的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与2024年立案侦查的以余增云为首的浙江华侨系集资诈骗案为同一经办单位。

  据记者了解,此次刘鹏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与去年案发的浙江华侨系集资诈骗案有关。结合第一财经此前的报道,不包括刘鹏在内,目前华侨系已有25名中高层人员被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分局批准逮捕。

  记者获悉,刘鹏被带走或与华侨系案发前一个月,与物产中大(600704.SH)旗下的物产中大(浙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物产小贷)向华侨系发放的一笔一亿元的紧急贷款有关。

  刘鹏是浙江华侨系核心人物,早在去年华侨系爆雷后,即有刘鹏被调查的消息传出,其负责的华侨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侨商业)板块是华侨系最为重要的资产。

  刘鹏早年曾在浙江巨化集团的工作经历,为其积累了深厚人脉。华侨系与浙江物产系公司的诸多交集,便被指与刘鹏这一职业背景相关。同时,刘鹏也是华侨系目前仍在运营的核心板块——华侨商业的主要负责人,而华侨商业旗下涵盖*ST创兴(600193.SH)、新三板公司酒便利(838883.NQ)、商业地产运营业务、黄酒品牌 “越王台”(浙江越王台绍兴酒有限公司)等诸多实体资产,且上述资产目前仍由华侨系原班人员负责运营。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已被列为红通人员的余增云,仍在境外遥控这部分资产的运营。多名华侨系集资诈骗案涉案产品的投资者及代理律师认为,在华侨系已涉集资诈骗案的背景下,这部分资产仍未纳入统一监管,其资产流失风险可能损害到受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刘鹏涉案疑云

  据公开信息,刘鹏1980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拥有硕士学位。作为华侨系核心成员,他在体系内地位举足轻重,据知情人士透露,刘鹏是华侨系排名前五的核心人物,深得华侨系前实控人余增云信任,而余增云将*ST创兴这家华侨系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交由其负责,足以体现对他的器重。

  刘鹏早在2015年便加入华侨系:2015年11月至2021年10月任华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2021年10月起转任华侨商业副总裁;2023年5月,随着华侨系正式入主*ST创兴,他同时担任浙江华侨实业有限公司(*ST 创兴原控股股东)总裁与*ST创兴董事长,深度参与华侨系在资本市场的运作。

  除关联华侨系集资诈骗案外,记者还了解到,刘鹏被查或与华侨系案发前的一笔紧急贷款有关,不过这一信息目前尚未得到权威信源核实。2024年8月余增云“失联”前,华侨系旗下公司曾与物产中大旗下的物产中大(浙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 “物产小贷”)办理1亿元抵押贷款。

  据公开信息,刘鹏曾在浙江巨化集团公司先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战略办公室主任、巨化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还曾先后兼任巨化集团旗下企业——巨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山康健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向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董事。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与资本运作经验,也为刘鹏后续与物产系产生交集埋下伏笔,被余增云倚重,也与与之关联的人脉关系有关。

  从公开合作信息来看,华侨商业与物产中大的关联并非个例。2022年11月,华侨商业与物产中大旗下的物产中大云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浙江华玖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 “浙江华玖”),其中华侨商业持股60%、物产中大云商持股40%,而浙江华玖正是杭州物产天地园区的运营方。*ST创兴控制权被华侨系收购后,办公通信地址,也变更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物产天地中心2幢10楼。

  2024年7月,华侨系爆雷前夕,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退出华侨系核心公司华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东名单之时,即有传闻,物产中大系有公司主体或接手这部分股份。

  据悉,2023年1月,余增云拿下*ST创兴控股权的时候,本计划将华侨商业旗下酒便利、茅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含茅礼云仓、茅台配额)、与歌德盈香合作业务及部分股权,以及物产天地园区(酒类电商集群)注入上市公司,打造酒类相关资本平台。但在完成收购仅一个月后,A股开始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同时白酒企业上市受到限制,这一资产注入计划最终落空。

  而华侨系爆雷也引发了变更控制权仅两年的*ST创兴再次迎来实控人变更。2025年5月28日,利欧股份(002131.SZ)通过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竞得*ST约9.87%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7月16日晚间,*ST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王相荣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15.75%的股份,利欧股份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斥资2.34亿元,正式成为*ST创兴新的实际控制人。

  不过,王相荣在2025年7月才接手*ST创兴的控制权,距今时间较短。华侨系还有剩余8.15%没有处置,*ST创兴董事会并未改组,也未开展更换董事长等相关人事调整工作,其公司治理尚未进入稳定状态。

  华侨商业为何 “独善其身”?

  华侨系集资诈骗案发后,其体系内多家核心主体接连陷入困境:华侨基金、华侨控股、线上主要集资平台 “侨行天下”APP的运营方牦牛科技等,均被依法查封,相关账户同步冻结。

  但在这一轮浪潮中,拥有实体资产的华侨商业却成了例外——由余增云时期原班人员继续运作。*ST创兴的原控股股东浙江华侨实业有限公司,正隶属于华侨商业这一板块。

  除*ST创兴外,华侨商业板块下还拥有多家企业,包括新三板公司酒便利、杭州华侨国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 “华侨国际”)、浙江越王台绍兴酒有限公司(下称 “越王台”);另外,位于日本的日和商事株式会社,也被认为隶属于华侨商业这一业务板块。

  为何华侨商业能 “独善其身”?有知情人士透露,核心原因或在于“有关方面需稳定华侨系旗下两家公众公司的股价”,即A股上市公司*ST创兴与新三板公司酒便利。

  华侨系案发一年来,作为华侨商业体系内核心成员,*ST创兴董事长刘鹏始终未被采取强制措施。“*ST创兴控制权交割完了,刘鹏就该动了”,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华侨商业板块内,华侨国际是华侨系旗下商业地产运营方,据记者了解,其旗下多个产业园目前仍在运营并正常收租;日和商事株式会社则是日本最大的中国酒类饮品代理商,代理茅台、汾酒等众多中国知名酒类,在日本已形成庞大销售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华侨系爆雷后,华侨控股与华侨商业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对待:华侨控股方面,相关业务员被采取措施并被要求退佣;而华侨商业不仅继续正常经营,公司高管还维持着高薪待遇。而据了解,华侨商业的有形资产及初期人力资源核心团队,均来源于华侨控股。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余增云在境外与华侨商业板块的高管始终保持联系,并在远程操控这部分资产的运营。这也意味着,尽管余增云已因刑事问题被列为红通人员,但仍能在境外对华侨商业等相关资产进行实际掌控。

  华侨商业的 “特殊待遇”,引发华侨系集资诈骗案涉事各方包括受害投资者的关注,一方面,华侨商业手握华侨系大部分有形资产,是体系内资产规模相对可观的主体;另一方面,它还为华侨系其他关联主体提供了大量担保,与整个体系的债务风险深度绑定。

  随着刘鹏被采取强制措施,华侨商业背后的华侨系资产处置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华侨系案发一年来,华侨商业仍由原班人马在运作,引发投资人对于涉案资产处置的公平性、与其他关联主体的风险切割以及损失弥补方案等的忧虑。

  一位不愿具名的破产法律师分析称,从风险角度分析,华侨商业手握华侨系大部分有形资产,且为其他主体提供大量担保。若其资产处置不受债权人监管,可能出现资产不当转移、优先清偿部分债务等情况。尤其余增云在国外仍能遥控华侨商业部分资产运营,这种缺乏监督的运营状态,无疑增加了资产流失的风险,严重威胁投资人利益。

  “从法律层面而言,华侨商业应纳入债权人管理范畴。在企业出现债务危机,尤其是涉及集资诈骗这类严重违法违规导致众多债权人受损的情况下,依据《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债务人的所有财产,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以及相关权益,都应纳入统一的破产清算或债务处理程序,以便公平、有序地清偿债务。”上述律师补充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