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盛资产是否能补偿国中水务,目前的情况比较复杂。虽然协议中约定了补偿条款,但由于文盛资产自身陷入纠纷且面临财务困难,国中水务能否顺利获得补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补偿的可能依据:对赌协议
根据公开信息,国中水务与文盛资产在合作时签有业绩对赌协议,这可能是国中水务寻求补偿的核心依据。
· 承诺内容:文盛资产承诺,北京汇源2023年至2025年的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1.25亿元。
· 补偿条件:如果累计净利润低于10亿元,国中水务有权要求文盛资产回购其持有的股份;如果业绩介于10亿至11.25亿元之间,文盛资产则需对国中水务进行股份补偿。
补偿面临的主要现实障碍
尽管协议白纸黑字,但现实中至少有三大障碍,导致补偿难以顺利执行。
1. 文盛资产自身陷入困境
· 股权冻结:文盛资产旗下关键持股平台“上海邕睿”的股权因其与股东“粤民投”的纠纷被法院冻结,这直接导致了国中水务收购汇源控股权的计划流产。
· 成为被执行人:根据公开报道,文盛资产在2025年3月已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其实际控制人周智杰也因未能按期给付而被限制高消费。这让人对其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产生严重疑虑。
2. 出资争议引发信任危机
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承诺向北京汇源出资16亿元,但关于首期7.5亿元资金中多少应算作“实缴出资”,文盛资产与北京汇源管理层存在严重分歧。这一争议可能导致市场对文盛资产的履约诚意和能力的信任度降低。
3. 国中水务的间接持股之困
国中水务是通过收购文盛资产设立的持股平台“诸暨文盛汇”的股份,来间接持有北京汇源的股权。这种复杂的结构使得国中水务的权利和义务行使高度依赖文盛资产这个中间环节,一旦文盛资产自身出现问题,国中水务的权益就很难得到直接和有效的保障。
总结
综合来看,虽然对赌协议在法律上为国中水务提供了寻求补偿的依据,但文盛资产自身的股权冻结、被执行状况以及复杂的出资纠纷,使得其实际偿付能力充满疑问。
因此,国中水务能否成功获得补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盛资产能否尽快解决其内部纠纷、改善财务状况。目前来看,这条路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