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4日,因“入主”汇源果汁失败,国中水务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近日,黑龙江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中水务”,600187.SH)发布公告称,终止以支付现金方式向上海邕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邕睿”)收购其持有的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诸暨文盛汇”)相关份额的交易。
终止原因为,截至公告披露日,交易标的股权仍处于冻结状态,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形。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公司充分审慎研究及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公司拟终止本次交易。
但与此同时,公司在公告中指出了待相关限制转让情形解除后再行评估推进的可行性。
耗时8个月
回顾这起并购,最早可以追溯到2024年7月。
彼时,国中水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宣布这一收购计划。收购完成后,国中水务将累计持有诸暨文盛汇的股权比例不低于51%,从而成为诸暨文盛汇的控股股东及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汇源”) 的间接控股股东。
北京汇源旗下的汇源果汁曾是家喻户晓的饮料品牌,但近年来经历了“可口可乐收购事件”、港股退市等,陷入了流动性问题和债务危机。
因此,上述重整计划对于汇源果汁至关重要。
但到了2024年9月,上述收购出现了问题。据国中水务披露,由于上海邕睿被提起诉前保全,公司此次拟收购其持有的诸暨文盛汇股权已被法院冻结,因此目前尚无法完成股权转让。根据上海邕睿提供的保全案件进展说明,上海邕睿已对超标的查封问题执行异议之诉;同时,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盛资产”)及上海邕睿一直保持与粤民投的诉前调解与商务沟通谈判,推动保全案件的解决。
2025年1月,国中水务因交易标的被冻结且未能及时完成相关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计划延期三个月披露交易预案或报告书(草案)。
此外,本次重组交易标的的核心资产为北京汇源。根据北京汇源前次重整计划及重整投资协议约定,文盛资产应通过诸暨文盛汇、天津市文盛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天津文盛汇”)向北京汇源出资16亿元,对应取得北京汇源70%股权,其中诸暨文盛汇持股60%,天津文盛汇持股10%。国中水务表示,截至1月,北京汇源仅收到诸暨文盛汇7.5亿元出资款,诸暨文盛汇、天津文盛汇合计仍剩余8.5亿元出资款未到位。诸暨文盛汇、天津文盛汇未约定履行出资义务,该等出资处于已逾期尚未出资到位的状态。在出资情况可能变化的情况下,标的估值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估值谈判工作的复杂度,导致公司与上海邕睿在此次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的部分商务条款的谈判未能达成一致。
如今来看,上述延期最终仍未能解决问题。
战略转型
再来看看上市公司国中水务。
据悉,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整个环保产业中的市政供水、污水处理、新型城镇分布式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绿色可持续能源以及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
从财务数据角度来看,公司经营情况并不理想。自2018年开始,公司连续5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
或因如此,国中水务2022年开始战略转型。
2022年3月初,公司宣布,拟现金收购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上海鹏欣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欣高科”)100%股权、启东鹏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腾农业”)100%股权,转让对价分别为2.74亿元、5.83亿元,评估增值率分别为 3061.84%、2695610.83%。
上述两家公司均从事农业相关业务,属于跨界收购。
由于上述两家公司均尚未开展实际经营活动,但增值率却居高不下,在上交所的问询下公司很快终止了上述收购。
在此之后,公司“看上”了北京汇源。在2022年12月、2023年4月以及2023年7月,国中水务先后3次总计花费9.3亿元,收购诸暨文盛汇股份,进而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16%股份。
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7亿元、2.88亿元、2.26亿元、1.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0.91亿元、-1.158亿元、0.30亿元、0.09亿元,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才扭亏为盈。
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得益于2023年,国中水务因持有诸暨文盛汇股份获得投资收益0.83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达275.77%。
国中水务此前公布收购事项时称,如果本次交易能够顺利实施,将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有利于提升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如今,对北京汇源的收购终止,国中水务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