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免集团的“断舍离”
看到珠免集团昨晚的公告,我不禁感叹:这家老牌国企的“去地产化”手术,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刀。拟以55亿向珠海投捷出售格力房产100%股权,彻底剥离地产业务——这不仅是财务报表上的切割,更是一次战略重心的重新锚定。
从“双轮驱动”到“单核突围”
记得去年底珠免刚通过资产置换引入免税集团控股权时,市场还在观望其转型决心。如今半年过去,地产业务已成拖累:上半年格力房产净亏超3亿,资产负债率飙到94%,而免税业务却贡献了近4亿净利润。这次交易后,备考报表显示归母净利润将由亏转盈,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也将改善。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这是“用规模换质量”,把重资产包袱换成现金弹药。
但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从补充材料看,免税业务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海南离岛免税市场被中免占据85%份额,珠免仅通过托管模式参与;横琴口岸的客流又被深免、中免提前“卡位”。更不用说王府井等新玩家正在大湾区加速布局。
现金回笼后的新战场
55亿现金到手后,珠免的计划很明确:聚焦免税主业,拓展跨境电商和完税贸易。广东今年超7000万入境游客和拱北口岸破亿的客流是天然优势,但能否把流量转化为购买力,还得看供应链和运营能力。上半年其免税毛利率已显韧性,若能将地产回笼资金用于门店网络扩张或品牌合作,或许能打开新局面。
并购重组潮下的样本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天嘉戎技术也宣布停牌筹划收购,A股并购重组明显升温。珠免的案例或许能给同类转型企业提供参考:当主业与副业出现“冰火两重天”时,果断切割虽然阵痛,但能让市场更清晰评估核心价值。不过草案仍需股东大会和监管审批,后续实施仍存变数。
作为观察者,我欣赏珠免壮士断腕的果断,但更期待看到它在免税赛道的真功夫。毕竟卸下包袱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巨头环伺中杀出血路,才是真正的考验。各位读者觉得,消费复苏背景下,免税牌照的含金量能否撑起珠免的新估值?欢迎留言讨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