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亿元剥离地产业务,珠免集团彻底告别“地产”标签!** 这不是简单的资产出售,而是一场由国资主导的战略重构。11月17日晚间,珠免集团(600185.SH)公告拟以55.18亿元现金向珠海投捷转让格力房产100%股权,标志着其“五年内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承诺进入实质性收官阶段。
从重资产到轻消费:一场财务与战略的双重修复
我观察到,这笔交易最直接的影响是财务结构的显著改善。根据备考数据,珠免集团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从亏损15.15亿元收窄至亏损9240万元,而2025年1—7月更是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978万元。尽管营收因剥离地产下降约三成,但盈利质量的提升远比规模缩水更值得关注。房地产业务近年来持续拖累业绩——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亏损达2.71亿元,而同期免税业务净利润高达3.91亿元,主业与副业的盈利能力已形成鲜明反差。
此次出售后,上市公司将彻底转向“由重转轻”,聚焦以免税为核心的“免税+商管+商贸”大消费体系。这不仅清除了报表上的亏损源,也为未来资本运作和估值重塑打开空间。市场正逐步接受其从“地产残余价值折价”向“消费赛道成长溢价”的逻辑切换。
国资操盘下的资产腾挪:系统性布局浮现
值得注意的是,接盘方珠海投捷控股及其母公司珠海投发控股均为2025年9月新设企业,实际控制人同为珠海市国资委。这种“专设平台接盘”的模式,既规避了同业竞争问题(华发集团旗下已有上市地产平台),又体现了地方国资对存量资源的统筹意图。华发集团还为本次交易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进一步强化了交易的确定性。
我们判断,此举并非简单甩包袱,而是为后续区域资源整合预留操作空间。格力海岸等项目有望在国资体系内重新盘活,而珠免集团则可轻装上阵,专注消费主业。这种“体内循环+战略分拆”的模式,或将成为国企改革中“主责主业聚焦”的典型样本。
当前,珠免集团已新增“自由贸易港”概念,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及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加速拓展口岸免税网络。随着重组落地,其作为华南免税龙头的定位将进一步清晰,未来在科技、健康等新兴消费品类的布局值得持续关注。目前信息有限,还需观察后续经营数据验证转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