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免集团彻底告别地产时代
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85.SH)拟转让格力房产100%股权,这一重磅动作在2025年10月21日晚间正式公告。交易对手为珠海投捷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采用现金方式完成,不涉及股份发行。此举标志着珠免集团自2024年启动的“去地产化”战略进入实质性收尾阶段。
此次交易虽尚处筹划期,具体价格与协议尚未敲定,但方向明确:公司将全面退出房地产业务。目前,其存量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珠海本地,包括格力海岸、平沙九号等,相关存货账面价值约78亿元。而早在2024年底,公司已完成首轮资产置换——置入珠海免税51%股权,同时剥离非珠海区域五家地产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证券简称也由“格力地产”正式变更为“珠免集团”,从名称到业务结构完成双重转型。
一场早有预谋的战略转身
我一直在关注这家公司的转变,说实话,这并不是一次突发性的资产甩卖,而是长达两年系统性重组的必然结果。早在2024年重大资产重组时,公司就公开承诺:将在五年内逐步处置存量房地产业务,实现整体退出。如今这一步棋落下,正是兑现承诺的关键落子。
更值得注意的是,接盘方投捷控股是今年9月新设的国资平台,由珠海市国资委通过珠海投发控股全资持股。这种“国资内部划转”的模式既避免了市场不确定性,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国企专业化整合的支持。而且,这一安排还可能缓解珠免集团与同属珠海国资委旗下的华发股份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背后显然有更深的国资布局考量。
我看中的不只是剥离,而是主业重构
坦白讲,我对这类“退房”操作并不陌生,近年来已有鲁商发展、冠城大通等多家企业效仿。但珠免集团的不同在于——它的免税主业已经展现出强劲造血能力。2025年上半年,尽管公司整体亏损2.74亿元,但免税板块实现净利润3.9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4.56亿元,完全具备独立支撑的能力。
在我看来,一旦格力房产完成交割,公司将彻底摆脱“地产拖累”的标签。资产负债率有望显著下降,每年节省的财务费用也将直接增厚利润。更重要的是,估值逻辑将发生根本切换——从被当作周期性地产股折价对待,转向参照免税行业进行定价。参考行业平均20–25倍PE水平,其合理市值空间值得期待。
聚焦大消费,未来才刚刚开始
现在珠免集团的定位很清晰:围绕“免税、商管、商贸”三大板块,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它手握拱北口岸等核心资源,在跨境消费场景中占据独特优势。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进和海南封关预期升温,政策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我认为,这次股权转让不仅是减负,更是加速。当一家公司能果断砍掉年亏近3亿的业务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已盈利且高成长的主业上时,它的蜕变才真正开始。接下来我要盯紧两点:一是交易落地节奏,二是免税业务能否持续扩大盈利能力。毕竟,价值回归的前提,是业绩能够持续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