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股份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管理层首次就全年营收目标、毛利率回升趋势以及股东增持进展等市场关切问题作出回应。这场由公司主办、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平台支持的线上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会上披露的信息虽整体偏稳健,但部分细节仍透露出公司在经营节奏和战略执行上的积极信号。
在本次说明会上,总经理陈良明确表示,公司2025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该目标包含近期股东会调整增加的1.5亿关联销售金额。这一表态实际上释放了一个较为乐观的预期——即当前订单情况支撑收入目标达成,甚至有潜在超额完成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财务总监袁勇提到“毛利率已开始环比回升”,尽管未具体量化改善幅度,但结合其强调“持续聚焦价值创造”的管理导向,显示出公司对盈利能力修复的信心。
面对投资者对公司股价自9月以来持续走弱的担忧,管理层也作出了回应。袁勇指出,股价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公司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长期战略推进。而针对两大股东增持计划进展缓慢的疑问,代行董事长职责的孙峰强调,增持仍在持续推进中,后续将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这至少表明,大股东层面尚未放弃对稳定市场信心的努力。
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些值得警惕的地方。比如当被问及“电磁屏蔽整流罩”是否拓展至AI芯片、数据中心或智能驾驶等领域时,陈良直接回应“不涉及光刻”。这意味着市场此前可能存在的技术应用外延预期落空,相关题材炒作逻辑并不成立。这也提醒我们,对于这类具备军工背景、技术门槛较高的企业,不宜过度脑补其业务边界。
说实话,我更看重的是这家公司正在回归基本面本身的逻辑。 它没有迎合热点讲故事,也没有夸大技术应用场景,反而显得有些“冷淡”。但在当下资本市场情绪波动较大的环境中,这种克制或许正是种稀缺品质。尤其是25亿营收目标的锚定,加上毛利率企稳回升的趋势,说明内部经营正在有序运转。
当然,短期股价承压仍是事实,成交额与换手率并未出现明显放量迹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若后续季度真能兑现盈利改善,且大股东增持逐步落地,不排除存在估值修复空间。我对它的看法是:不惊艳,但够扎实——适合那些愿意等风来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