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晶股份刚刚披露了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触及1%刻度的公告,而另一家PCB行业龙头生益科技也发布了股东及高管减持计划。这两则减持公告在同一天出现,让人不得不关注其中的信号意义。
根据宇晶股份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雀石泉鲤1号在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292.9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43%。减持后持股比例从6.93%降至5.49%。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减持是在9月25日预披露的减持计划框架内执行,且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而生益科技的减持计划更为引人关注。持股24.3821%的第一大股东广新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2429.1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董事长陈仁喜计划减持不超过63.66万股,占总股本0.0262%;总会计师林道焕计划减持不超过15万股,占总股本0.0062%。三者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1.0324%,减持期间为2025年11月26日至2026年2月25日。
从减持动机看,宇晶股份股东属于常规减持操作,而生益科技的减持理由则各不相同:广新集团是因自身经营需要,两位高管则是因个人资金需求。这种差异化的减持理由值得玩味。
生益科技作为全球覆铜板行业第二的企业,今年以来在AI服务器、5G基站等高增长领域表现突出。根据Prismark预测,2025年PCB市场产值预计增长7.6%,其中服务器、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成为核心驱动力,18+高多层板增速达到41.7%。在这样的行业景气度下,大股东和高管选择减持,确实引发市场对股价位置的思考。
从股价表现看,生益科技最新收盘价63.68元,动态市盈率47.49倍,总市值1546.86亿元。这个估值水平在PCB行业中并不算低,或许解释了股东减持的部分原因。不过,考虑到公司在AI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高增长领域的布局,以及国家电子电路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独特地位,市场对公司的长期价值仍然认可。
观察基金持仓情况可以发现,生益科技在三季度获得了多只基金的增持,包括财通成长优选、诺德周期策略、景顺长城低碳科技主题等产品均将其列入前十大重仓股。机构资金与产业资本的这种分歧,反映了市场对公司价值判断的不同维度。
从历史经验看,重要股东减持不一定意味着公司基本面出现问题,更多时候是股东自身的资金安排需求。但连续两家PCB行业公司同日披露减持信息,确实需要投资者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当前估值水平下,产业资本的减持行为往往被视为判断股价位置的重要参考指标。
对于生益科技而言,虽然减持比例不大,但涉及到大股东和核心高管的同步行动,这种一致性值得关注。考虑到减持要到11月26日才开始实施,市场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一信息。后续需要观察公司在AI服务器材料、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订单情况,以及三季报业绩能否支撑当前估值水平。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