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1 22:48:40 股吧网页版
东莞A股上市公司研发谁最强?生益科技投入最多 27家莞企研发投入超1亿元|上市莞企年报观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0183_0

  A股2024年年报季收官,东莞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情况同样完成披露。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定位从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可见一斑。

  根据已发布完的2024年报,东莞60余家A股上市企业业绩整体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但研发投入增速实现较快增长。那么,谁是东莞最舍得投入研发的公司?A股市场研发费用的头尾差距究竟有多大?在这场科技与创新的竞赛中,哪些公司能够凭借研发投入脱颖而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2024年年报发现,截至5月8日,东莞有27家上市企业的2024年研发费用总额超过亿元,前三名分别是生益科技、奥海科技和生益电子,分别投入11.566亿元、3.52亿元、2.836亿元。年报数据显示,东莞上市公司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加速数智化转型等举措,不断培育新动能、构建新优势。

  生益科技投入11.56亿元成莞企“研发之王”

  分行业来看,东莞哪个行业上市公司最舍得投研发?

  作为东莞第一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领先其他行业,生益科技、生益电子、奥海科技等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居于上市莞企前列。业内专家解释,电子信息产业的高投入源于其行业特色,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创新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生命线,呈现出研发费用率高、研发人才占比高、亏损不忘投研发等特征。

  从研发费用总额来看,头尾差距明显,研发投入总额前三名分别是生益科技、奥海科技和生益电子,分别投入11.566亿元、3.52亿元、2.836亿元;投入最少的后三名为鸿铭股份、东莞控股和宏远A,分别投入1329万元、412万元、0元。

  其中,生益科技仍遥遥领先,生益科技2024年研发费为11.566亿元,2023年为8.4亿元,同比增加37.57%。

  生益科技介绍,2024年全球经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了温和的增长,技术创新与产业链重构成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在经济分化与不确定性并存的背景下,受益于AI等新技术的爆发和应用推广,伴随库存周期逆转和新兴需求释放,电子行业迎来结构性改善。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渗透,AI服务器、数据中心设备需求爆发,拉动全球半导体收入同比增长18.1%;消费电子市场迎来复苏,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7%,PC市场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景气,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迭代推动PCB需求攀升,成为电子行业重要增量。

  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迭代,为消费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报告期内,生益科技研发投入主要集中新一代服务器平台用无卤甚低损耗覆铜板的技术研究、5G 通讯电源用高导热覆铜板、高端存储HDI高可靠性覆铜板、下一代网络技术 1.6T 以太网主板和高端 AI 服务器等研究开发。

  在研发成果方面,生益科技2024年共申请国内专利58件,境外专利5件,PCT3件;2024年共授权专利46 件,其中国内专利28件,境外专利18件。截至2024年底,生益科技拥有682件授权有效专利,这也为生益科技盈利提升奠定了基础。

  奥海科技2024年的研发投入费用达到3.52亿元,同比增长14.14%,占营业收入的5.48%。奥海科技解释,秉承“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奥海科技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以满足能源应用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及应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下对能源需求日益提升的发展机遇。

  年报显示,截至本报告期末,奥海科技累计获得全球授权专利730项,其中国内外发明专利98项,实用新型专利375项,2024年新增92项,其中国内外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

  宇瞳光学2024年的研发投入增长也居于上市莞企前列,2024年研发费用为1.728亿元,同比增长41.56%,较2023年增长了5000万元。研发人员方面,2024年宇瞳光学研发人员达546人,较2023年的416人增加了130人。

  宇瞳光学解释称,研发费用增长主要系本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科技创新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加码研发投入构筑企业护城河,持续推进大倍率变焦、智能家居、车载镜头及其核心零部件、机器视觉镜头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宇瞳光学拥有500余人的研发团队,并通过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创新实践基地,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产学研技术融合,提升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27家上市莞企去年研发投入超1亿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截至5月8日,东莞有27家上市企业的2024年研发费用总额超过1亿元,其中,生益科技、st易事特、坚朗五金、祥鑫科技、奥海科技、奥普特、生益电子、慕思股份和熵基科技等9家企业2024年研发费用总额超2亿元。

  从研发费用的同比增幅来看,排名前三的是思泉新材、生益电子和赛微微电,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56.42%、47.16%以及42.02%;排名后三的是东莞控股、st泉为和宏远A,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滑52.63%、61.09%以及100%。

  研发投入增幅最大的是思泉新材,作为行业领先的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思泉新材研发费用为362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42%。研发团队显著壮大,研发人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2.97%。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15项发明专利(含1项美国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1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

  增幅居第二位的生益电子主要从事高精度、高密度、高品质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4年,生益电子研发费用为2.836亿元,2023年为1.92亿元,同比增长47.16%,增加了近1亿元。

  年报显示,2024年,生益电子在原有核心技术基础上新增了“应用于卫星互联网的印制电路板的研究开发”、 “下一代网络技术1.6T以太网主板的研究开发”、“5.5G无线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于云服务超算的高端AI服务器的研究开发”、“车载 800V高压系统平台PCB的研究开发”等项目的研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生益电子知识产权申请量已达685个,知识产权获得量已达358个,其中发明专利276个(含1个美国发明专利)。

  赛微微电2024年的研发费用为1.142亿元,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同比增长42.02%,赛微微电解释称,主要系研发人员同比增加致使职工薪酬和直接投入增加。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赛微微电拥有已授权的专利共33项,包括发明专利26项。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取发明专利4项。

  st泉为的研发投入降幅较为明显,2024年研发总投入为1372.43万元,较去年同报告期研发总投入减少2155.05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61.09%。st泉为研发人员从2023年的87人锐减至2024年的22人,降幅达74%。泉为科技解释,报告期内,泉为科技出售原有橡塑业务相关子公司,涉及该业务相关的研发人员相应剥离,致使报告期内研发人员较上年同期减少。

  研发费用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宏远A。宏远A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为0元,2023年为360万元,降幅达100%。宏远A解释,研发投入下降主要是再生铅企业新裕公司未进行研发投入所致。在再生铅业务方面,宏远A旗下的再生铅企业英德新裕公司是广东省内再生铅行业较大型企业之一,但面对市场上废电瓶回收体系规范化不足、废电瓶荒短期不变的局面,原材料限制下企业利润空间难有较大提升,而研发投入的下降可能对宏远A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产生一定影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