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净利大增54%,中国巨石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国巨石Q3净利润达到8.81亿元,同比增长54.06%,这一数据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7.95亿元,同比增长23.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远超营收增长,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提升趋势。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25.6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7.51%,基本每股收益达0.6415元。
从经营细节来看,业绩高增主要得益于产品销量上升和价格回暖。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第三季度虽然粗纱吨净利环比略有下降,但电子布销量表现“亮眼”,叠加行业库存处于低位,为后续提价创造了空间。同时,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9.1%,销售与研发费用控制得当,进一步增厚了利润。
我看中国巨石:不只是短期反弹,而是结构性改善
说实话,看到这份财报时我并不意外——但我确实高估了它的韧性。作为一个长期跟踪建材板块的人,我认为中国巨石这次的增长不是简单的周期回暖,而是盈利结构优化的真实体现。
首先,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走强。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达32.42%,同比提升近8.7个百分点,净利率也升至19.22%。这说明企业在成本管控和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特别是电子布这类高附加值产品的放量,正在改变过去依赖粗纱“拼产能”的局面。
其次,现金流表现扎实。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21.35亿元,大幅增长,背后是销售回款改善和票据管理效率提升。这意味着利润不是“纸面富贵”,而是真金白银流入企业。
我还注意到一个信号:股东户数在股价上涨背景下反而增加,户均持股市值提升至64.91万元,说明有新资金在积极进场,而非单纯筹码集中。结合主力资金今日净流入5283万元,虽短期技术面仍处震荡下行通道(当前股价15.85元,位于中轨与下轨之间),但中期趋势已显上行迹象。
更重要的是战略层面的动作——桐乡产线冷修改造完成后将新增2万吨高端产能,淮安10万吨电子纱项目也在储备中。一旦落地,公司将具备超过30%的高端产能增量,这是支撑估值切换的关键。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海外关税、国内供需变化仍是潜在扰动项。但从目前看,中国巨石已经从“周期股”逐步向“成长+价值”混合型标的演进。中金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18.2元,我也认同这一判断。
如果四季度电子布提价顺利落地,全年业绩可能还会超预期。我对这只票的看法是:别只盯着Q3的54%增长,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它正在悄悄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