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SH600176)$ 中国巨石当前估值偏低,核心在于“龙头折价+周期修复未充分定价+资金与偏好压制”;若以2025年为基准,合理市值区间约680–820亿元(对应股价约17–21元),较现价存在约10%–35%上行空间,
为什么被低估(三重折价)
- 龙头折价:全球产能第一、单吨成本优势约15%,但动态PE约18.5x、PB约2.0x,显著低于行业均值,龙头溢价未充分体现。
- 周期修复未定价:2025H1业绩回升,但市场仍以“周期股”线性外推,未充分计入价格回升与结构优化带来的盈利质量改善 。
- 资金与偏好压制:机构偏好与短期交易导致配置不足,估值中枢下移 。
合理估值测算(2025年基准)
- 方法一|周期调整PE(CAPE):取近十年中位数PE 17.3x,对应市值约690亿元、股价约17.3元。
- 方法二|行业均值PE(18x):2025E净利约40亿元,市值约720亿元、股价约18元 。
- 方法三|分部估值(粗纱15x+电子布25x):对应市值约820亿元、股价约21元 。
- 方法四|DCF(WACC 8.5%、g 3.5%):对应市值约680亿元、股价约17元 。
综合看,合理市值约680–820亿元、股价约17–21元;若景气延续且结构优化兑现,上限情景可至约820亿元/21元 。
上行催化与约束
- 催化(利于估值修复):玻纤价格与价差上行、库存去化、海外基地盈利提升、高端(E9/电子布)放量、治理与股东增持 。
- 约束(可能压低上限):行业新增产能集中投放、贸易与关税、原材料/能源价格上行 。
跟踪指标(把握节奏)
- 高频:月度价格与价差、行业库存、冷修/投产进度 。
- 结构:风电/热塑/电子布占比与毛利率、E9与电子布高端认证进度 。
- 成本:单位能耗、单吨净利(尤其海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