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表彰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掀起做新时代挺膺担当奋斗者的热潮。4月30日,河南省召开座谈会,学习大会精神,动员激励全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五一”期间,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大河财立方推出“致敬奋斗者”系列报道,选取河南省在农业、教育、科技、制造业等领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讲述他们在基层、在一线的奋斗故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大河财立方记者唐朝金】“全国劳动模范这一崇高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无数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劳动者的致敬。”全国劳动模范、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自勇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1998年,大学毕业的赵自勇进入黄河旋风,成为黄河旋风研发中心的一员。自此,勇于创新的赵自勇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一路进阶。
在黄河旋风触媒厂实习锻炼时,赵自勇发现该厂关键设备处理材料时需要用到氢气,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给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赵自勇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最终研究开发了国内首创的碳材料加工微波还原技术,不但降低了能耗,还大大降低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彻底解决了困扰行业发展多年的难题。
“要想实现企业的腾飞,就必须加强技术攻关,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赵自勇表示。
而在实际工作中,碳材料加工微波还原技术只是赵自勇自主创新实践的第一步,这之后,由赵自勇主持负责的“自主反应芯棒研制开发”项目,通过科技创新,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共为公司节约材料成本近千万元;其主持负责的“降低还原线氮气、氢气消耗”项目,通过设备改造、流程优化,有效地降低了氮气、氢气消耗,为公司节约消耗100多万元;其主持负责的“降低在线氧分析仪费用消耗”项目,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为公司降低设备配件消耗近50万元。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赵自勇及其团队,几乎以每年攻克一个创新项目的速度,不断拓展黄河旋风在人造金刚石领域的宽度。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赵自勇个人获得专利26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22件。
成绩代表着过去,面对光伏、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对超硬材料的迫切需求,赵自勇始终坚信,只有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坚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持续聚焦碳系材料行业发展,并着力在金刚石高端领域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应用,才能在时代快速发展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将带领团队聚焦超硬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布局功能性金刚石前沿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超硬材料发展作出新贡献。”赵自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