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显著提升,这可能是近期商用车行业中最具含金量的一则消息。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披露:今年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达48万辆(含福田戴姆勒),同比增长10.9%,市场占有率达到15.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更令人关注的是盈利表现——归母净利润约11.1亿元,同比大增15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亿元,增幅高达244.6%。净资产收益率也攀升至7.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4.5个百分点。这一连串数据背后,是公司在新能源转型、海外市场拓展和运营效率优化上的持续发力。
从结构上看,福田的“双轮驱动”战略正在显效。新能源方面,前三季度实现销量7.4万辆,同比增长113.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董事会秘书陈维娟透露,截至2025年10月底,行业轻卡新能源渗透率已达21%,而福田显然走在了前列。公司不仅加快产品电动化步伐,还在补能生态上主动布局——与充电桩头部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充电场站建设,同时自主研发重卡换电仓,实现车与设备的高效匹配。这种从产品到基础设施的全链条布局,显示出其对新能源商用车商业化落地的深刻理解。与此同时,海外出口完成11.7万辆,尤其在重卡、皮卡、客车等品类实现较大增长,反映出其全球化属地化策略正逐步见效。
我怎么看福田这次的表现?
说实话,看到这份成绩单时我并不完全意外,但增速之快确实超出预期。商用车行业过去几年承压明显,能在2025年实现如此强劲的反弹,离不开“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需求释放。但我认为,福田真正的优势在于它没有被动等待政策红利,而是借势完成了自身结构性升级。比如费用率同比下降1.91个百分点,说明内部降本增效已见成果;再比如通过26场路演、近150次电话交流以及100%回复率的投资者互动,建立起透明沟通机制,这对稳定市值、增强长期信心至关重要。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当前股价微跌0.34%,成交额1.99亿,市场反应相对冷静,可能反映部分资金仍在观望四季度终端兑现情况。不过在我看来,一个营收能力改善、新能源放量、海外持续突破的传统车企,已经具备了重新被定价的基础。只要后续保持现金流健康与技术投入节奏,福田或许正在经历从“周期性企业”向“成长型企业”的关键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