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家有点晚,没看任何信息。早晨起床,头还晕着呢,打开手机,微信霸屏,信息条数99+。主题:一季报。
看了一下一季报,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相反,看上去很合理。
先说营收,同比增长74.08%。也许很多人觉得不及预期,但这其实是自己误导了自己,想当然地认为:产量=销量。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产量并不等于销量,营收是由销量决定,不存在什么营收不及预期的问题,何况营收同比本就是大幅度增长。2025年上市公司计划营收7.8Y,同比增长7.8÷3.45-1=126%,一季度实际增长并未偏离年度计划。
我们来看看存货数据。一季报存货1.06Y,连续3个季度存货数据是:1.28-1.02-1.06Y。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构成存货包括原材料+产品。年报显示:库存商品账面价值5359W。注意:这只是账面价值,实际销售还包括毛利。
一季报的存货1.06Y里,因为没有附注,所以判断不出其中包含多少商品。但是,一季报中,有一个数据可以体现:那就是预付款。一季报显示:预付款与年报相比,预付款是1963-4991W,增加了约3000W,增加幅度超过150%。对于宁科来说,预付款最大的用途是原材料采购,这意味着:原材料存货不足,不能满足产能释放要求,同时也意味着:1.06Y的存货中,商品的价值在增加,原材料的价值在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工业品中,原材料占售价的比例,一般是在40%左右。以此为基础,还需要说明能增加的产值吗?
再来看共益债务。我们都知道:制约产能释放的是流动资金;我们也都知道:2月底有2个债权人大会,主题是:共益债务融资。表决结果3月10日披露且通过决议。一季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短期借款年报-一季报的变化是:2.27-2.61Y。我们知道:共益债务融资规模是3Y,共益债务融资是该纳入短期借款中,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共益债务融资只是小部分到位。
在共益债务融资仅是小部分到位的情况下,一季报营收的增长已属难能可贵,何况,预付款的增加,能预见的是产能大比例释放。至于利润亏损,还是看看固定资产折旧等再下结论吧。盈亏平衡核心在营收,在共益债务融资全部到位后,中报不值得期待吗?
与一季报同时出现的,是公司制度的修改。这可是个超预期的事件。本来预期是5月份出现,现在显然提速了。5月13日股东大会后,接下来预期出现的,是新一届董事会人选提名,说不定出现个表决权委托呢?
有请兄弟们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