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20:19:50 股吧网页版
销售价格下降、竞争加剧,天坛生物今年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兆慧

K图 600161_0

  10月25日,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坛生物”)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均为增收不增利。作为国内血液制品的龙头,截至2024年,天坛生物净利润已经连续多年增长,而此次净利润下滑,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血液制品行业面临的产品价格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

  销售价格下降拖累净利润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天坛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44.65亿元,同比增长9.62%;归母净利润8.19亿元,同比下降22.16%。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13.55亿元,同比增长9.96%;净利润为1.86亿元,下降42.84%。

  针对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天坛生物表示,销售价格下降,同时受信用政策影响,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这一情形也反映在公司的毛利率上。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3.81%,今年上半年为45.4%,2024年为54.7%,2024年前三季度为55.33%,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趋势。

  其实,天坛生物净利润下滑,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初见端倪。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18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22.90%。彼时,天坛生物直言,产品价格下降减少的利润大于销量增长增加的利润,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降幅22.90%。随后,天坛生物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血液制品价格随市场供需变化等情况产生波动,以人血白蛋白为例,近年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数量持续增加,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比重,对国产人血白蛋白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今年上半年,天坛生物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9.47%;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6.326亿元,同比减少12.88%。

  行业企业普遍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天坛生物主要业务是以健康人血浆、经特异免疫的健康人血浆为原材料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发、生产血液制品,开展血液制品经营业务,在研和在产品种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

  作为国内血液制品的龙头老大,截至2024年,天坛生物净利润已经连续多年增长。相关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天坛生物营业收入从32.82亿元增至60.3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11亿元增至15.49亿元,增长率也从19.94%增长至39.52%。

  而其业绩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稳固的行业地位。天坛生物的控股股东是央企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通过近几年的重组整合,公司剥离了原有疫苗业务,实现了血液制品业务的整合和整体上市,目前已成为国内血液制品领域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

  对于血制品企业而言,想要实现盈利,就必须在旗下的采血浆站采集到足够的血浆。换言之,采浆量是直接影响血制品公司利润规模的关键。天坛生物生产血液制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就是人血浆,而这些血浆是由公司所属的单采血浆站依法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后,在划定的采浆区域内进行采集的。因此,对于血制品企业来说,拥有血浆和血浆站就意味着掌握了市场的主导权。

  近年来,天坛生物通过兼并与收购,迅速扩张了自身的采浆站网络。据今年半年报,截至上半年,天坛生物单采血浆站总数达107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数量达85家,实现血浆采集1361吨,保持国内行业占比约20%。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血液制品行业企业业绩普遍承压。从已发布的半年报来看,A股血液制品上市公司中,仅华兰生物、赛伦生物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上海莱士、博雅生物、派林生物等企业上半年业绩均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产品价格下降、市场竞争加剧、进口产品冲击以及政策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血液制品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天坛生物而言,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盈利优势,或许是其突破归母净利润增长瓶颈的关键。

  针对公司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公司自身定位以及是否计划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营收占比等问题,10月27日,新京报记者向天坛生物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