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工龙头巨化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暴增160%,制冷剂成最大功臣
2025年三季报披露刚一收官,巨化股份(600160)便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引发市场关注。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达32.5亿元,同比飙升160%,扣非净利润更是增长17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87%。这一波业绩爆发的背后,核心驱动力正是制冷剂价格的持续上行与行业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根据天风证券研报分析,2025年前三季度,巨化股份制冷剂业务实现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48%,占公司总收入接近一半。尽管外销量同比下降6%,但单价同比大幅上涨58%,达到4.1万元/吨。进入第三季度,制冷剂单价进一步走高,R32、R125、R134a等主流产品价格同比涨幅均超45%,其中R32单价已达5.7万元/吨,环比再涨17%。这背后是自2024年起实施的HFCs生产配额制,彻底改变了过去产能过剩的局面,行业进入供给受限、需求稳步增长的新周期。巨化股份以29.78万吨的配额总量占据全国39.33%的份额,牢牢掌握定价主导权。
我看巨化:不只是周期红利,更是结构升级的赢家
看到这份财报,我第一反应是——这不是简单的“涨价驱动”,而是一次产业政策+龙头地位+技术布局共同作用下的价值重估。
首先,必须承认,制冷剂的景气周期确实是本轮业绩的核心支撑。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价格上涨并非短期供需错配,而是由国家层面推行的配额管理制度带来的长期结构性变化。这意味着价格不会轻易回落,行业有望维持较长时间的高盈利状态。巨化作为配额绝对领先的头部企业,天然享受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红利。
其次,很多人只盯着制冷剂,却忽略了公司在新兴材料领域的卡位。比如正在建设的1万吨PVDF项目,覆盖锂电池粘结剂和光伏膜材料,直接受益于新能源双赛道;子公司浙江创氟高科布局的单相浸没式冷却液,已经切入AI数据中心液冷供应链,契合算力扩张趋势。这些都不是传统化工的延伸,而是面向未来的增量空间。
当然,我也注意到一些隐忧。比如北向资金近期减持,散户数量明显增加,短期股价波动可能加大。当前股价处于中轨与下轨之间,技术面显示空方仍占优。但我认为,只要制冷剂价格不出现断崖式下跌,且新项目推进顺利,巨化就具备穿越周期的底气。
总的来说,巨化股份正在从一个周期性化工企业,逐步转型为兼具稳定现金流与成长潜力的高端材料平台。在当前时点,我不认为它只是一个“涨价概念股”,而更像是一位手握门票的长期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