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能源刚刚披露的三季报呈现出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对比。公司第三季度发电量达到135.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5%,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但同期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73.78%至7195.3万元。这种发电量与利润的背离走势,折当前火电企业面临的复杂经营环境。
深入分析经营数据发现,电力业务毛利率的提升是亮点。前三季度公司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毛利26.56亿元,同比增长26.48%,毛利率达到20.35%,同比提升5.24个百分点。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动力煤价格处于合理区间,以及公司通过寻优采购、市场煤招标等措施,使所属燃煤电厂标煤单价同比降低181元/吨。
具体到各电厂表现,张家港沙洲电力8月单月发电量首次突破20亿千瓦时,三季度累计发电58.94亿千瓦时,月度和季度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裕中能源三季度月度发电量均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周口隆达则实现了日月季发电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些数据印证了公司在迎峰度夏期间发挥的区域能源保供压舱石作用。
煤炭业务方面则面临较大压力。前三季度煤炭采选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0.85%至42.09亿元,毛利同比下降72.50%至10.01亿元。尽管原煤产量和销量分别增长14.16%和14.73%,但价格下行明显拖累了整体业绩。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通过系统施策,三季度精煤回收率环比提升了1.05%,显示出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努力。
海则滩煤矿项目的推进值得关注。该项目拥有煤炭资源储量11.45亿吨,煤种主要为优质化工用煤和动力煤,目前已完成井下二期总工程量的70%,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投产。这一项目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并实现煤电一体化协同效应。
在储能领域的技术突破也不容忽视。公司所属新加坡Vnergy公司成功研发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可将正极电解液成本降至传统方案的40%至60%,工作温度区间从10℃至40℃扩大到5℃至70℃。这一技术突破有望解决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成本高、温度适应性差等卡脖子问题。
从现金流角度看,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4.50亿元,显示出较强的经营质量。这在当前能源行业转型期显得尤为可贵。
综合来看,永泰能源正处于传统能源业务夯实基础与新兴储能业务培育突破的关键阶段。电力业务的稳健表现与煤炭业务的周期性承压形成对比,而海则滩煤矿的推进和储能技术的突破则为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如何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布局,将是公司面临的核心课题。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