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先地位获官方认证
9月20日,永泰能源旗下储能子公司德泰储能在武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上荣获“2024-2025年度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创新突破奖”,其首席科学家贾传坤教授同时获评科研先锋人物称号。该奖项印证了公司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此前德泰储能还曾获得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储能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二等奖”。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已转化20余项核心专利,累计拥有储能专利23项,覆盖电极材料、电堆设计等关键环节。
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
德泰储能最新研发的45kW电堆能量效率突破80%,功率成本下降28%;其500kW/2MWh集装箱模块已完成研发,为大规模储能项目提供解决方案。针对行业痛点,公司开发的固体增容材料可降低电解液成本40%-60%,并将工作温度范围拓宽至5℃-70℃,无需额外温控系统,运维成本降低30%。该材料兼容现有设备,实现“零改造门槛”升级,第二代技术性能已实现翻倍。在系统成本端,永泰能源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本控制在约3元/Wh,具备市场竞争优势。随着储能时长增加,度电成本大幅降低,在长时储能应用中相较锂电池更具竞争力。
全产业链布局:从资源到装备
在资源保障方面,永泰能源通过收购拥有158.89万吨五氧化二钒资源量,其中汇宏矿业6000吨/年高纯生产线已入选国家2024年度重大项目库,并计划建设3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产,占据国内石煤提钒20%市场份额。公司还投资建设300MW/年新一代大容量钒电池电堆生产线,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产,占据国内10%市场份额。
政策东风与商业化加速
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增液流电池并网项目同比增长超十倍,钒液流电池占比高达96.67%,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20亿美元。商业化进展方面,德泰储能已成功投运多个项目,包括沙洲一期17.5MW/17.5MWh储能调频项目和康伟集团1.5MW/6MWh全钒液流光储一体化项目。子公司Vnergy与德泰储能装备公司联合推进千瓦级测试,与西南地区化工集团合作的10kW/40kWh项目进入立项阶段,多家头部企业表达合作意向。国际市场方面,正与北美家庭储能上市公司对接,并联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开展产品认证。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永泰能源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掌控和产能布局,在储能行业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这一系列动作使其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其核心业务直接关联到当前两大热门赛道。本次事件核心相关题材为储能和钒电池。主要受益标的为永泰能源及其旗下子公司德泰储能、Vnergy,公司在“资源+技术+装备”全产业链布局下,有望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中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