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市场观察
今天A股的表现可以用"低开高走"四个字概括,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迅速翻红,全市场超过3800只个股上涨的盛况下,成交量却比昨天少了1749亿,这个缩量上涨的细节值得玩味。
在13000亿的成交量能下,CPO概念居然还能走强,新易盛、剑桥科技这些老龙头重新焕发活力,这说明科技主线并未完全退潮,更像是资金在板块间做高低切换。光伏设备的异动也值得留意,在硅料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下游组件企业可能迎来利润修复窗口。
ST板块今天的涨停的奇观更耐人寻味,这些"差等生"的狂欢或许暗示着游资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但需要警惕的是,这种炒作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普通投资者还是少碰为妙。反倒是铜缆高速连接这个新概念值得深挖,沃尔核材的涨停可能预示着数据中心建设的新方向,毕竟在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数据传输效率已经成为新的瓶颈。
个人观点:今日潜力红星股
市场中,今日呈现典型的高位分歧特征:早盘借算力板块热度短暂冲高后快速回落,高位抛压相对沉重,暗示部分主力资金离场意愿。
策略上:鉴于该股已进入筹码密集交换区,需严格风控,继续观察算力板块持续性,若佳力图信等标杆股能维持强势,可轻仓试错。短期内考虑到上方筹码抛压仍在持续涌出,这里继续观望为好。
$海南华铁(SH603300)$:基本面核心在于传统建筑设备租赁业务与新兴算力服务的双轮驱动。公司2025年签订超60亿元算力设备订单,已交付11亿元,但收入确认需3-5年周期,短期业绩贡献有限。与无为芯穹合作建设智算中心及海南自贸港红利构成中长期想象空间。
市场中,5月8日该股早盘冲高后回落,尾盘直线拉升拉高收盘,这种盘口特征暗示短线游资主导痕迹明显。技术形态上,5日均线与30日均线形成金叉,MACD红柱持续放大,股价仍处在上行通道当中。
策略上:当前价位不宜盲目追高,可继续观察承接力度,巨力所处的化工属性题材今日的分歧有所加大,板块内的红宝丽等个股承压明显。
$巨力索具(SZ002342)$:公司作为索具制造领域的老牌企业,近年来通过布局深海科技概念获得市场留意。业务层面,其参与的沙特体育场项目及“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项目为其提供了题材支撑,但实际订单规模和技术壁垒并未形成显著护城河。
市场中,受早盘机器人板块分歧加剧的影响,5月8日该股早盘冲高之后,午后股价翻绿震荡,游资接力意愿减弱。
策略上:采取防守想法上,着重观察60日均线的支撑有效性,短线交易者可留意机器狗概念的事件催化。考虑到机器人题材的龙头全筑股份、大叶股份等前排今日负反馈严重,机器人方向还是继续观望。
建设工业:公司作为机器人概念标的,核心业务中汽车连杆类产品占比超九成,客户集中于比亚迪等车企,行业周期性特征显著。虽然机器狗、电磁枪等概念引发想象空间,但产业化进程尚处早期。
个人观点:持仓说明

市场中,今天早盘平开后快速冲高修复,分时图显示筹码交换频繁,量能配合相对健康,说明资金回流开始显现。
策略上:需要观察明天是否继续收出阳线,若早盘不能快速站稳今日收盘价之上则需警惕短线资金获利了结,同时留意液冷板块整体强度,若中军品种出现滞涨需及时降低仓位。
川润股份: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流体机械和节能环保装备,最近几年财报数据确实不太好看,去年亏了1个多亿,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不过市场留意点更多放在概念上,液冷服务器和华为昇腾合作是近期资金炒作的焦点,公司与华夏鲲鹏的战略合作让不少投资者联想到华为生态链。从技术布局看,公司在数字能源领域确实有动作,但业务占比还不高,液冷产品的实际贡献需要时间验证。
市场中,今天小幅低开1.4%后一度快速翻红,但量能未能有效放大,股价再度震荡回落,游资接力意愿有所减弱。
策略上:需要着重跟踪5月8日鸿蒙技术沟通会内容,若发布会超预期可能刺激二次冲高,但要注意25元上方套牢盘压力,若量能无法放出则需做好高抛准备。
常山北明:鸿蒙概念股,去年软件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七成但毛利率持续下滑,今年一季度亏损接近1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到60%以上。不过市场更看重其华为核心合作伙伴身份,特别是鸿蒙PC发布在即的预期刺激,公司与华勤技术、润和软件并列鸿蒙三剑客。
市场中,今日早盘受高位股整体情绪承压的影响低开,随高位股走弱股价再度回落下挫,分时图显示筹码博弈激烈,昨日涨停突破之后今日负反馈严重,显示部分资金对次日溢价信心不足。
策略上:当前位置需警惕短线获利盘兑现压力,股价短期上行空间堪忧。
$红宝丽(SZ002165)$:一家以环氧丙烷和聚氨酯保温材料为主营业务的化工企业,基本面呈现出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公司采用CHP法生产环氧丙烷,相较于传统工艺具有能耗低、污染少的优势,毛利率高出5-8个百分点。目前产能10万吨,计划通过技改扩产至25万吨。此外,其聚氨酯硬泡组合料全球市占率约三分之一,客户涵盖三星、美的等头部家电企业。从题材催化看,欧洲环氧丙烷产能收缩引发的涨价预期仍是主要逻辑,但实际供需改善程度仍需跟踪国际市场动态。
个人观点:操作阐述

本文为个人投资基金思考,文中提及到的任何个股和基金都可能有腰斩风险。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各位独立思考,不要以我的内容作出买入或者卖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