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2 14:41:20 股吧网页版
中国船企一天签下20艘大单,国际主流船东集体回归,本轮造船市场景气周期仍将持续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李贝贝

  公开信息显示,美国301调查限制措施松口后,希腊Dynacom、Angelakos,泰国RCL等国际船东们开始重返中国造船市场。

  5月19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公司当日成功签订批量化8300TEU级集装箱船和1艘18600立方米加注船的意向书,船东分别为加拿大Seaspan公司和西班牙IBAIZABAL公司。除此之外,近期上海外高桥造船、中远海运、新大洋造船等均接下大单。

  不仅如此,一季度以来,多家中国龙头船企业绩增长显著。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4月30日,有10家上市船企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合计营业收入461.76亿元,合计净利润23.19亿元。

  在5月20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就公司营收状况、后续市场展望等问题向中国船舶董事、总经理施卫东进行了提问。施卫东称,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从市场来看,当前全球造船市场处于发展新周期,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造船工业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展现出充分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韧性”。

  中国船企4月拿下全球七成订单

  日前,东吴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受301调查影响,船东观望情绪重,且劝退了投机性订单,在船价高位震荡背景下,新造船订单同比下降约60%(按总载重吨)。

  不过,“当前调查结果初步落地,船东可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造船市场情绪面、订单面有望修复,”该份研报直言,“从现实角度看,中国造船业的高效率与产能弹性带来的领导地位短中期难以被动摇。”

  如其所言,今年4月份,中国造船厂已重新夺得全球榜首之位:克拉克森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的新船订单,以修正总吨计,占全球新船市场订单量的份额约为69%,位居全球榜首;今年1—4月,中国船企获得的新船订单为215艘、682万修正总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为约54%。

  尤其是4月29日,中国船厂在一天之内就斩获了20艘新订单。当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宣布与加拿大Seaspan公司(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公司)签署6艘万箱级集装箱船建造合同;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则宣布拟订造14艘185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投资总额高达30.8亿美元,交付期为2028至2029年,这是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绿色集装箱船订单之一;

  4月30日,苏美达船舶旗下新大洋造船与日本船东春日海运成功续签2艘皇冠63 PLUS散货船新造船合同。据悉,春日海运是新大洋造船的首位日本客户,现有的3艘新造船订单由双方于去年签订;

  5月初,希腊船东Angelakos(Hellas)宣布,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追加订造两艘8.2万吨卡姆萨型(Kamsarmax)散货船,进一步推进其船队更新战略;

  5月20日,沪东中华造船方面向记者介绍说,该公司于5月19日完成1船命名、2型新船意向书签约、2船出坞、1船入坞、1船开工等7项覆盖业务全链条的关键性节点,其中成功签订批量化8300TEU级集装箱船和1艘18600立方米加注船的意向书。

  另据市场消息,土耳其集装箱航运巨头Arkas航运公司日前与在中国船厂增订了至少4艘3100TEU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泰国集运公司Regional Container Lines(RCL)也在近期与2家中国船厂订造了2型最多6艘集装箱船订单,总价约4.9亿美元。

  一季度龙头船企业绩喜人

  频繁接单的同时,多家龙头船企也于近日陆续披露一季度业绩报告。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4月30日,有10家上市船企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合计营业收入461.76亿元,合计净利润23.19亿元。其中,7家上市船企一季度实现盈利,中国船舶净利润11.27亿元位居第一,中国重工净利润5.19亿元排名第二,中国动力净利润3.96亿元排名第三。

  具体而言,以中国船舶为例,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主要原因包括生产效率提升、民品船舶毛利增加以及联营企业经营业绩改善。

  5月20日,中国船舶召开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施卫东回复记者提问称,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完工计划为实现民品造船完工89艘/634.31万载重吨,修船完工270艘/19.35亿元,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造船业正处于2021年开始的本轮上行周期尾声。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4月全球新船订单量持续下降,仅为75艘、364万修正总吨,以修正总吨计,较去年同期减少56%。有看法认为,未来,随着订单量逐步减少,全球船舶市场的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

  尽管如此,龙头船企们仍对中国造船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在业绩会上,中船防务董事、总经理陈利平表示,从短期来看,美国301条款贸易调查的最终裁决措施虽将对全球船东的订单决策产生阶段性影响,但经综合评估,其实际冲击强度较此前市场预期相对温和。

  陈利平认为,从中长期来看,自2021年启动的全球造船业景气周期仍具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全球船厂产能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存量船队周期性更新需求释放,以及国际海事组织(IMO)框架下全球航运业减碳发展进程的显著提速。在海运贸易不发生颠覆式动荡的情况下,预计本轮造船市场景气周期仍将持续。

  施卫东则表示,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多项海事业绿色发展规则规范支撑绿色船型订单需求,推动船舶工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和绿色新船型的研发储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产品产业发展升级。而在深海科技政策的推动下,围绕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深海技术装备的需求将会被激发,“我国造船业有望在传统产品研制能力基础上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