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4月18日,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旅”)发布公告,因工作变动,范思远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分管财务工作)、董事会秘书及在下属子公司的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范思远将继续在公司担任董事。
据公开资料,范思远出生于1976年7月,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和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在进入中青旅前,曾在湖北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项目经理、部门副经理。进入中青旅后,历任预算管理部总经理、财务总监助理、内控部总经理、内控部总监、财务总监。2017年9月,范思远被聘任为中青旅副总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相较于2023年,中青旅2024年的人事变动略显频繁。过去一年,因工作调动和调整,中青旅有5位高管离任,其中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裁王思联,公司原总裁助理骆海菁、柴昊辞任后不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公司原副总裁王新侠、公司原总裁助理赵勇辞任后仍继续在公司任职。
另外,从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来看,中青旅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024年,中青旅营收同比增长3.34%至99.57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17.29%至1.6亿元,扣非净利润则同比减少22.31%至1.01亿元。
对此,中青旅表示,净利润的下滑主要由于人工、折旧摊销等成本费用压缩空间较小及投资收益减少所致。数据显示,2024年,中青旅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1%至76.58亿元。
除成本上升吞噬部分利润之外,中青旅去年的主营业务表现也并不理想。2024年,作为公司“现金牛”般存在的景区业务营收同比减少7.12%。其中,乌镇景区共接待游客743.38万,同比略有下降,乌镇公司营业收入16.81亿元,同比下降5.81%;受周边游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外溢影响,报告期内,古北水镇接待游客129.84万,同比下降14.78%,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同比下降24.4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中青旅表示,做好乌镇、古北水镇仍是现阶段公司最重要的工作。虽然乌镇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但其仍然具有巨大的客流基础、良好的品牌形象、鲜明的文化特色,未来仍然能够保持甚至提高品牌吸引力和盈利能力。对于古北水镇,公司会进一步补充资源支持其发展,虽然京郊游整体客流减少,但古北在京郊的产品优势仍然明显,未来会进一步倾斜资源,扩大其市场,稳固其市场地位。
另外,中青旅表示,在文旅板块方面,公司近年来已经部署了很多轻资产项目,业态丰富,如旧城、景区、街区改造等。2024年密集开业了三个项目,包括陕西咸阳古渡廊桥夜游项目、山东威海栖霞街项目、河北邯郸广府古城项目。从目前的开业运营情况来看,效果比较好。
接下来,公司的“轻资产输出要从量变达到质变,增强对收入和利润的贡献”。同时,中青旅也表示,对于并购项目,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会结合自身的优势以及背后金融集团的支持,寻求比较优质的机会,整体相对偏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