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场环境和库存消化的双重挑战,太极集团财务数据正在逐步改善,同时细心分析不难发现,公司正积极从优化营销架构、强化现金流管理、提高研发水准等多方面入手,为下一轮发展积蓄能量。
库存结构不断优化
10月24日晚间,太极集团交出了一份备受市场关注的2025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88亿元,归母净利润1.66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4.30亿元,归母净利润2710.80万元。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收窄至7.13%,较上半年27.6%的降幅环比明显收窄。这一变化趋势表明,公司的经营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此外,在行业整体业绩短期承压的背景下,太极集团的现金流管理保持稳健。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66亿元,与归母净利润相匹配。
从医药行业背景下来审视,可以发现太极集团的表现有着深层次的行业共性因素。作为国内医药产业链条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公司拥有显著的抗风险能力,产品涉及消化及代谢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神经系统、抗感染药物、补益类等治疗领域,以及大健康养生产品,以高品质赢得老百姓的认可,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多元化布局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缓冲空间。
此外,从政策角度来看,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特别是在顶层设计和具体路径上提供了清晰指引。以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例,该《意见》从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动中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中药的支持,鼓励针对重大疾病研发中药创新药等多维度支持中药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向现代化、高端化转型,为太极集团提供了机遇。
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复杂市场环境中,太极集团展现出战略定力,通过持续优化社会渠道库存、强化终端动销与推广活动,以及扩大销售团队等一系列精准商务举措,积极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健康的渠道确保了产品能够高效触达终端消费者。这种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现了太极集团作为老牌药企的丰富市场经验和风险管控能力。相较于去年12月31日,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存货减少了5.08亿元,库存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7月太极集团旗下通天口服液正式获得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的天然药品上市许可证,国际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为开拓欧美高端市场树立了标杆。
寻找“下一个10亿级品种”
从财报来看,太极集团正通过持续且加码的研发投入,坚定地执行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战略深度契合。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投入研发费用1.49亿元、1.87亿元,而今年1到9月,公司研发投入更是增加至1.95亿元,持续的研发投入正在为太极集团积蓄未来的增长动能,这种持续的投入是构建企业核心护城河的基础,有望在未来行业洗牌中强化其头部地位。
而这不仅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上,更清晰地反映在太极集团研发方向的聚焦与关键成果的突破上。近20年来,公司科研成果丰硕,成功研发新药40余个、获国家新药证书30余个、生产批件70余个、临床批件20余个。公司在“中药、化药、生物药”三大领域均有布局。经典名方现代化与高壁垒复杂制剂的推进,巩固了其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赢得了市场和学术界的双重认可。
其中,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作为公司代表药物之一,在今年Q3取得了丰硕成果:获 《腹胀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权威推荐,并将应用拓展至更广泛的消化疾病等多个新领域,该药物防治CINV(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临床价值已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其主要成分广藿香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期刊,验证广藿香醇能够通过靶向USP18蛋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引发的炎症反应与细胞焦亡。除该药物外,小金片被纳入肺结节中医药防治推荐用药,太极急支糖浆/颗粒等儿药疗效也得到了学界的进一步认可。
但太极集团并不局限于中药产业,9月公司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批准,随着中国减肥药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药太极在该领域的布局,无疑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望成为驱动企业未来增长的“下一个10亿级品种”。
多领域管线布局增强了太极集团发展的稳定性和前瞻性,以藿香正气液、急支糖浆等为代表的经典产品构成了公司稳定的业绩压舱石,与此同时,公司聚焦化药、生物药等高技术壁垒产品,为未来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随着公司在药物管线上取得越来越多的进展,也为投资者展现了更清晰的、基于产品管线价值的成长路径,并从更深层次上夯实了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