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上海能源)披露经营数据,显示其煤炭产量及盈利能力均出现显著下滑。根据公司发布的未经审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自产原煤617.05万吨,同比下降6.89%;洗精煤产量337.06万吨,同比减少6.74%;商品煤销售收入为32.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33亿元大幅下降32.20%。同期,商品煤销售毛利由15.86亿元缩减至6.49亿元,降幅达59.10%。财务层面,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下降22.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亿元,同比下滑59.22%。
尽管基本面呈现收缩态势,但资本市场对上海能源的关注度在近期明显升温。股价表现与基本面形成背离的核心驱动因素在于多重概念叠加和市场预期变化。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电力生产及铝材加工,拥有2×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被归类于煤炭、超超临界发电、绿色电力、国企改革及央企背景等多重概念板块。其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具备明确的央企属性,在当前市场偏好稳定分红与低估值蓝筹的背景下受到资金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成本控制成效和新能源布局成为支撑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公开信息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7.71%,显示出较强的运营管控能力。同时,公司在新疆煤炭资源整合、甘肃新能源项目推进以及虚拟电厂技术应用方面持续投入,释放出转型信号。此外,公司维持每10股派息0.9元的现金分红政策,未分配利润储备高达70.24亿元,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从资金流向看,10月23日上海能源涨停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712.56万元,占总成交额18.33%,而游资与散户则呈现净流出状态,表明机构性资金在主导本轮行情。同一时期,煤炭板块整体活跃,郑州煤电走出“6天3板”行情,电投能源、新集能源等个股也获得市场追捧。冷冬预期、拉尼娜现象引发的采暖需求前置、国内原煤产量连续下滑及进口量下降,共同推动动力煤价格回升至770元/吨以上,逼近关键盈利区间上限,强化了行业景气改善预期。
然而,部分企业基本面仍承压。例如郑州煤电虽股价强势上涨,但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且归母净利润亏损,其上涨更多由题材炒作与行业情绪驱动。这反映出当前煤炭板块行情存在结构性分化——估值低位、高股息、具备转型潜力或区域供给优势的企业更易获得资金青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等龙头企业凭借资源储量、成本优势和长协占比保持稳健,而兖矿能源、中煤能源则因海外布局或煤化工延伸具备弹性空间。
总体来看,本轮煤炭及相关电力概念股的走强,主要受季节性需求预期与政策环境共同作用。短期内供需偏紧格局或延续,但后续走势高度依赖实际气温变化、电厂日耗回升力度以及宏观政策导向。对于上海能源而言,业绩压力客观存在,未来能否扭转趋势,取决于产能释放节奏、成本优化持续性以及新兴业务的实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