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5 17:57:40 股吧网页版
浙金信托去年由盈转亏,林俊民履新总经理面临难题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刘佳

  信托公司再现人事变动。

  4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林俊民浙商金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金信托)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在此之前,浙金信托原总经理戴俊被免职后,该职务一直空缺。随后浙金信托迅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启事,公开招聘总经理。

  经过近半年“海选”,浙金信托官微于今年2月27日发布内容表明,在参与慈善信托案例发布活动中,林俊民以拟任总经理的身份出席发布会并讲话。这也意味着,浙金信托公开选聘总经理落下帷幕。

  随着林俊民任职资格获批,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信托行业加速业务转型的关键时期,浙金信托管理层及时“补位”,充分彰显出积极应对行业挑战、主动求变的决心。同时其管理经验和发展思路,也可为其他信托公司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推动整个信托行业探索新的发展范式 。

  老将履新

  浙金信托是在原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基础上于2011年6月经原中国银监会核准开业经营。目前注册资本金为28.8亿元,注册地在浙江省杭州市。

  其第一大股东为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东方),持股87.01%;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0.33%和2.66%。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7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徐晓东出任浙金信托董事长。

  徐晓东来自浙金信托的第一大股东浙江东方,并在此担任过重要职务。

  随后在同年8月,浙金信托原总经理戴俊被免职,一位知情人士曾表示,其免职原因或与隐瞒不良有关,但具体原因尚未公布。

  为了填补空缺,浙金信托迅速展开总经理职位“海选”,从彼时招聘条件来看,要求候选人具备10年及以上金融从业工作经历,且需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或信托公司等相应层级职务任职满三年经历,同等条件下,有信托公司工作经验者优先。

  公开资料显示,林俊民拥有十余年的金融从业经验,2020 年起历任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截至2023年末,任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这之前,他曾在原中国保监会厦门监管局、原中国银保监会厦门监管局工作多年,期间借调原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并在原中国保监会资金部和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交流挂职。

  “他在信托业务实操、战略规划、团队管理等方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对金融市场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一位熟悉他的同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尽管能力出众,但为人十分低调,日常鲜少公开露面,始终专注于业务领域。

  谈及信托业发展模式,林俊民曾提到,2023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信托业务“三分类”政策打开了信托产品的收益率频谱,特别是家族信托、家庭信托、特需信托等业务品种出现,在强调投研能力的资产管理业务赛道外,开辟服务委托人的资产服务新赛道,不仅有利于信托公司资金端和投资端实现更好的联动协调,也应该是信托公司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信托公司高管迎新反映出在行业发展新时期对高管构成新的要求。”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本质是提升信托发展质效、加强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速信托公司回归本源,从而加速行业发展提质增效。

  2024年净利润由盈转亏

  作为“小而美”的信托公司代表之一,浙金信托近年来经营也面临一些挑战。

1.png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浙金信托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较2022年5.65亿元,下滑21.97%;实现净利润1.58亿元,较2022年1.97亿元,下降19.68%。

  截至2023年末的信托资产总计1023.40亿元,信托负债合计10.05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结合浙金信托及浙江东方2023年年报综合来看,其在房地产业务上接连“踩雷”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浙江东方披露浙金信托已就9个信托项目交易对手未按时支付利息及到期本金事项提起诉讼,要求相应交易对手以及担保方偿还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违约金等款项。

  这9个项目均系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截至浙江东方报告出具日,上述案件浙金信托已取得胜诉判决进入执行程序或者已签署调解协议。

  在2023年年报中,浙金信托也表示,房地产市场回暖仍需时间,部分区域的房地产项目延期风险并未消除;资本市场大幅波动,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受到冲击,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下滑的同时创新业务仍处于培育阶段,尚无法实现“补位”, 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致使信托公司业绩承压。

  “信托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叠加房地产项目流动性风险等因素,行业形象受到较大影响,对公司人才引进、新业务拓展和客户培育都带来较大冲击。”浙金信托在年报中如是说。

  尽管浙金信托目前还未披露2024年年报数据,但从其大股东浙江东方2024年年报中可知,截至2024年末,浙金信托净利润亏损3.34亿元。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年报披露的联系电话,截至发稿,电话未有人接听。

2.png

(来源:浙江东方2024年年报)

  面对信托行业深度转型以及市场竞争复杂局面,浙金信托也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在今年3月29日浙金信托召开2025年度业绩指标认领大会,林俊民就公司经营工作进行部署。他强调业绩指标由原来的公司计划分配转变为公司统筹管理、部门主动认领,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站位,自我加压,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目标认领后,责任要层层压实,确实做到有目标“我要干”。

  在总量任务上,林俊民要求,要务实开展沉下来抓总量。锚定业务目标,压实高管责任,强化军团作战和统筹管理,聚焦客群导向和能力建设,深入业务前线“一起干”打胜仗。要强化落实专业服务赋能的中台体系建设。要求中台部门凡事靠前一步、多想一招、多做一点。

  在合规管理层面,林俊民提出,要深刻理解领会把握合规底线,在业务转型中前瞻性研判和动态调整原有评估体系和作业体系,确实做到“干得好”“干得稳”有优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