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
商业航天进入复苏期开端,机构指出产业加速期已经到来
价格加速上涨,存储市场结构性缺货或将延续至2027年
上游行业明显回暖,或将带动碳酸锂库存继续去化
卫星通信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太空算力争夺赛开打,科技巨头加速布局
内容消费的新赛道,我国微短剧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
【主题详情】
商业航天进入复苏期开端,机构指出产业加速期已经到来
据媒体报道,北京时间2025年11月9日11时32分,力箭一号遥九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1星、02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10次飞行。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根据测算,2028年GW星座将达成“百箭千星”计划,2035年将完成全年近2500颗卫星的发射,对火箭发射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随着星网及垣信的突破,组网密集期已经到来,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及下游应用迎来加速拐点。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进入复苏期开端,后势强劲,产业加速期已经到来。
公司方面,中国卫星积极布局“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模式,公司先后成功研制发射了北京三号卫星、海丝二号卫星等数十颗商业卫星,宇航部组件及卫星应用产品覆盖了空间段、地面段、应用和终端段,包括星载GNSS导航接收机、导航增强载荷、太阳能电池片等各类技术和产品,广泛服务于国内外商业航天用户。航天智造控股股东为航天七院,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航天技术在民用产业的应用,其中航天能源以航天火工技术为源泉,逐步形成了特种能源、精密机械和智能控制“三位一体”的技术能力,开发出射孔和完井全系列产品;航天模塑由成都塑胶分厂和成都航天模具中心股份制改造而来,是航天模具技术在民品领域的应用。
价格加速上涨,存储市场结构性缺货或将延续至2027年
行业媒体报道,近日,长鸿高科与新存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增资认购协议”,长鸿高科拟出资1亿元人民币认购其部分股份,向加码存储芯片迈入第一步。
近日,存储行业相关消息不断。11月9日,闪存龙头闪迪(SanDisk)11月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其涨价消息引发整个存储供应链震动。11月6日,华邦电总经理陈沛铭表示,存储市场结构性缺货将延续至2027年。招商证券表示,价格端方面,10月各存储型号价格加速上涨,环比涨幅从40-100%左右不等。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增长,各家存储原厂均明确表态涨价,部分模组厂跟进报价,整体行业加速备货。
上市公司中,迈为股份半导体高选择比刻蚀设备和原子层沉积设备凭借差异化技术创新实现关键突破,目前已进入多家头部晶圆厂和存储厂商,进入量产阶段。精智达已基本实现半导体存储器件测试设备主要产品的全面布局,能够为客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兆易创新公司拥有DDR3L、DDR4、LPDDR4多个产品型号;DDR48Gb产品市场推广顺利,并规划LPDDR5小容量产品研发,公司DRAM实现在网通、电视、机顶盒、工业、智慧家庭、AI相关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上游行业明显回暖,或将带动碳酸锂库存继续去化
据媒体报道,三季度磷酸铁锂行业明显回暖,在动力电池装车中占比稳定在八成以上,储能需求同样旺盛。近期,多家头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厂商正瞄准高端产能,掀起新一轮扩产热潮。其中,不少厂商已着手规划海外的产能扩张。
银河证券认为,国内外储能需求旺盛,国内锂电池排产环比持续提升并传导至上游锂电正极材料环节,部分头部材料厂商已满产,使订单已外溢到二三线材料厂商;产业链下游高景气下,带动上游碳酸锂需求增加并出现供应缺口,致使国内碳酸锂库存在进入10月后加速去化至12.5万吨以下,驱动锂价持续上涨。预计11月在下游旺盛需求下,国内碳酸锂库存或将继续去化以支撑价格走强。
上市公司中,盛新锂能锂产品业务由致远锂业、遂宁盛新、印尼盛拓、盛新科技、盛威锂业等子公司实施,已建成锂盐产能13.7万吨/年(在中国四川和印尼分别为7.7万吨和6万吨) 和金属锂产能500吨/年,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江特电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锂矿石开采、锂矿石分选综合利用、锂盐深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产业布局涵盖锂盐产业链的上游开采和中游提炼环节。中矿资源是涵盖硬岩型锂矿开发、锂精矿加工和锂化合物生产销售一体化的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和利用企业。
卫星通信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虽然苹果的iPhone已经支持通过卫星连接发送短信、拨打紧急服务电话和联系道路援助,但苹果还有更多卫星驱动的功能正在开发中。
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手机、汽车、无人机等直连卫星创新探索活跃。卫星通信正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上市公司中,唯捷创芯表示,作为业内率先推出卫星通信模组的射频企业,公司卫星通讯相关射频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品牌手机厂商并实现规模销售。中国卫通表示,在消费级产品领域,公司推出了消费级车载产品,并通过卫星互联网终端租赁商业模式,为消费级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卫星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华力创通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已构建起“芯片+模块+终端+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格局,目前自研的消费级卫星通信基带芯片已搭载于智能手机。
太空算力争夺赛开打,科技巨头加速布局
近日,埃隆·马斯克称,“随着星舰的问世,大规模部署太阳能人工智能卫星的道路终于得以开辟。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唯一一条能够实现每年1太瓦(1TW)人工智能算力部署的路径”。
太空算力指将数据中心部署于太空轨道,使卫星能“看”(拍摄、记录)与“算”(实时反馈决策)。综合而言,太空算力部署主要在实时性/效率及能耗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方正证券指出,太空建设数据中心拥有低运营成本、高发电功率、高部署速度等优势,将成为未来解决AIDC能源瓶颈的主要方法之一,成本、部署速度、可扩展性为太空数据中心主要优势。华西证券认为,太空算力“低成本广资源大空间”的特点为商业航天找到了一个稳定长期的盈利模式。当前正处于“天感地算”向“天数天算”过渡阶段。未来随组网计划推进,将形成全球覆盖的空天算力网络。
上市公司中,霍莱沃是卫星测量领域核心厂商,有效攻克卫星批量化生产中面临的高精度测量与快速验证等关键问题。普天科技是太空算力时代的核心运营商 ,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这一全国首创的太空在轨AI计算项目,在星间+星地链路、卫星载荷、地面站建设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消费的新赛道,我国微短剧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
媒体报道,近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表示,当前搜狐仍专注于传统的消费者互联网,“尤其是在媒体以及社交方面,关注流是我们现在的重点”。搜狐视频还将“长短结合”,既平台化运营热门的竖屏短剧,也自制横屏短剧。
目前,我国微短剧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成为内容消费的新赛道。微短剧发展呈现题材多元化、制作精良化、产业融合化的特征。我国微短剧成功进军海外市场,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新兴力量。
上市公司中,海看股份微短剧内容已在抖音、快手、微信、番茄、百度、红果及自营短剧APP等多平台上线。公司微短剧业务围绕“一个微短剧基地、一个产品矩阵、一批精品微短剧”的发展思路,积极整合行业优质资源,着力构建“投资+制作+发行”全产业链生态。华策影视首个国际短剧APP——DailyShort已上线,依托自研AI工具提供14种语言服务,涵盖短剧、动态漫、电视剧等内容。中文在线旗下短剧APPFlareFlow自2025年9月以来增长势头持续强劲,近期成功登顶美区GooglePlay与AppStore娱乐应用免费榜双榜首,并跻身美区AppStore海外短剧畅销榜前五以及德国GooglePlay娱乐应用免费榜前三。目前FlareFlow累计下载量突破1000万人次,上线作品已超2400部。